莫炼丹难。
黄河可塞,金可成难。
休辟谷难。
吸风饮露,长忍饥难。
劝君莫远游难。
何处有、西王母难。
休采药难。
人沈下土,我上天难。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柳梢青·莫炼丹难》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莫炼丹难。
黄河可塞,金可成难。
休辟谷难。
吸风饮露,长忍饥难。
劝君莫远游难。
何处有、西王母难。
休采药难。
人沈下土,我上天难。
中文译文:
不要炼丹,困难重重。
黄河能堵,黄金难成。
放弃辟谷的苦难。
吸风喝露,长时间忍受饥饿的苦难。
劝告你,不要远行的困难。
西王母在哪里?难以寻找。
放弃采集仙草的苦难。
人沉入土中,我却难以飞升天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辛弃疾的作品,通过诗人对"莫炼丹难"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修道仙人身份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其中的困难和挑战。
诗中的"莫炼丹难"意味着修炼仙丹的困难。黄河可塞、金可成难,表达了世间事物的无常和变幻,修炼仙丹的道路艰难险阻。辟谷、吸风饮露、忍饥等词语则描绘了修炼者在修道过程中所遭受的艰苦和牺牲。
诗中劝告"莫远游难",暗示修道者不要轻易远离凡尘,寻找西王母,因为其所在之处难以寻觅。同时,放弃采集仙草也是一种放弃修道的暗示。
最后两句"人沉下土,我上天难"则表达了修道者对于超脱尘世、升仙成神的渴望,但却面临着凡人难以逾越的界限。
这首诗词通过对修道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的描绘,表达了辛弃疾对于超凡脱俗、追求仙人身份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辛弃疾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于人生的思考。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哲理,展现了辛弃疾丰富的诗歌才华。
甲兵十万据胸中,未预铭钟画阁功。闲寄秃毫吐奇气,墨痕犹欲湿鸿蒙。
太湖东西路,吴主古山前。所思不可见,归鸿自翩翩。何山赏春茗,何处弄春泉。莫是沧浪子,悠悠一钓船。
误上蓬山亦已叨,所悲故里隔胥涛。还家未失屠羊业,报国元无汗马劳。载笔敢言宗史汉,闭门犹得读庄骚。小儿愿与翁偕隐,正恐声名未易逃。
耿耿抱私戚,寥寥独掩扉。临觞自不饮,况与故人违。故人方琢磨,瑰朗代所稀。宪礼更右职,文翰洒天机。聿来自东山,群彦仰馀辉。谈笑取高第,绾绶即言归。洛都游燕地,千里及芳菲。今朝章台别,杨柳亦依依。云霞未改色,山川犹夕晖。忽复不相见,心思乱霏霏。
灵雨应时至,四野生新泉。眢井久废汲,湛湛成深渊。老农喜欲舞,田苗绿如烟。桔槔挂屋梁,坦腹清昼眠。
故国归无路,深居懒问津。莫嗟今岁病,还守去年贫。御冷休嫌絮,开怀但饮醇。东风到梅柳,枯木自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