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守岁喜蹁跹,老境衰颓只益眠。
明日未尽添白发,怕人问处是增年。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六十七守岁》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生命历程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六十七守岁》中文译文:
少时守岁喜蹁跹,
老境衰颓只益眠。
明日未尽添白发,
怕人问处是增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自身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和对老年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少年时代和老年时代的对比,反映出人生的不同阶段带来的心态和情感变化。
诗的开篇写道:“少时守岁喜蹁跹”,描绘了年轻时欢快庆祝新年的场景。年轻时的作者喜欢跳跃、欢腾,寓意着青春活力和对未来充满期待。
接着诗人写到:“老境衰颓只益眠”,描述了老年时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和精神逐渐衰退,老年生活变得宁静安详。作者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喜庆和老年时的宁静,传达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老年生活的接受。
最后两句诗写道:“明日未尽添白发,怕人问处是增年。”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衰老的无奈。作者提到明天会增添更多白发,暗示岁月的不可逆转和人生的无常。作者担心别人询问年龄时,他的回答会不断增加,显露出对老去的忧虑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综合来看,《六十七守岁》通过对少年时代和老年时代的对比,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思考,表达了对青春逝去和老年生活的感慨与接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不可抗拒,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深思。
孤松倚云青亭亭,故老谓是苍龙精。古苔无花护铁甲,五月忽听秋风声。幽人恐尔斧斤辱,独傍孤根结茅屋。月明喜看清影摇,雪冻却愁梢尾秃。昨夜飞霜下南海,山林草木无光彩。起来摩挲屋上松,颜色如常心不改。幽人盘桓重慷慨,此物乃是真栋梁。呜呼!既是真栋梁,天子何不用是扶
南去经三楚,东来过五湖。山头看候馆,水面问征途。地远穷江界,天低极海隅。飘零同落叶,浩荡似乘桴。渐觉乡原异,深知土产殊。夷音语嘲哳,蛮态笑睢盱。水市通闤闠,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貙。成人男作丱,事鬼女为巫。楼暗攒倡妇,堤长
入寺先来此,经窗半在湖。秋风新菡萏,暮雨老菰蒲。任听浮生速,能消默坐无。语来灯焰短,嘒唳发高梧。
官冷如浆病满身,凌寒不易过天津。少年留取多情兴,请待花时作主人。
短发萧萧久挂冠,江湖到处著身宽。蓼花不逐苹花老,桐叶常先槲叶残。未卜柴荆临峭绝,且谋蓑笠钓荒寒。闲人尚媿沙鸥在,始信烟波得意难。
握笔题诗易,荷戈征戍难。惯从鸳被暖,怯向雁门寒。瘦尽宽衣带,啼多渍枕檀。试留青黛著,回日画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