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留题景升北窗》

南楼吹笛何人怨,北窗垂杨永日闲。
何用绿杨高百尺,诗情笔趣总相关。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留题景升北窗》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南楼吹笛的人怨悔的情景,以及北窗下垂柳树的静谧景象。诗人提到了高耸百尺的绿杨树,表达了他对诗情和笔趣的关联。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南楼吹笛何人怨,
北窗垂杨永日闲。
何用绿杨高百尺,
诗情笔趣总相关。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南楼吹笛和北窗垂杨展开。南楼吹笛的人怨悔,可能是因为他的音乐无法传达他内心的情感,或者是因为他的音乐无法打动他所爱的人。北窗下垂杨永日闲,描绘了北窗下静谧的景象,杨树垂下的枝叶随风摇曳,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诗人提到了高耸百尺的绿杨树,这里可能有一种比喻的意味。绿杨树高耸入云,象征着诗人的诗情高远,寄托了他对诗歌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诗情和笔趣总相关,表达了诗人认为诗歌的情感和艺术的表现是相互关联的,只有情感与艺术完美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美的诗词作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南楼吹笛和北窗垂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诗情和笔趣的追求,以及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理解。同时,通过对绿杨树的描写,诗人也表达了对诗歌情感和艺术表现的关联性的思考。

  • 《水调歌头(寿二亲)》

    生日重重见,馀闰有新春。为吾母寿,富贵外物总休论。且说家怀旧话,教学也曾菽水,亲意尽欣欣。只此是真乐,乐岂在邦君。吾二老,常说与,要帘勤。庐陵几千万户,休戚属儿身。三瑞堂中绿醑,酿就满城和气,端又属人伦。吾亦老吾老,谁不敬其亲。

  • 《自况三首》

    满天风月为官守,遍地云山是事权。唯我敢开无意口,对人高道不妨言。

  • 《孙莘老挽词四首》

    同功一体尽调元,独抱沉痾反故园。壶遂暮年非不遇,人生到此可忘言。

  • 《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

    云水生寒色,高亭发远心。雁来疏角韵,槐落减秋阴。隔石尝茶坐,当山抱瑟吟。谁知潇洒意,不似有朝簪。

  •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 《秋日与徐比部宿栖霞寺云谷僧房》

    仙郎乞假白云司,蹔向东林问远师。仄径虫喧秋露后,空堂人语夜灯时。天花不着山中树,细水争流石上池。灰劫莫教伤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