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勿忘还勿助,精神非色亦非空。
残云初雪雍容甚,高下东风点乱红。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柳絮二绝》是宋代洪咨夔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造化勿忘还勿助,
精神非色亦非空。
残云初雪雍容甚,
高下东风点乱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洪咨夔对自然界造化之美的思考。他告诫人们不要忘记自然的变化和律动,同时也不要过度干涉和干扰自然的运行。他认为,人类的精神世界不仅仅与物质和空间有关,还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诗中通过描绘柳絮飘飞和春雪初融的景象,以及东风与柳絮的相互作用,表达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发和变幻无常。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致。首两句"造化勿忘还勿助,精神非色亦非空"表达了洪咨夔对自然界秩序的呼吁,他认为人们应该尊重自然的变化,同时也不要过度干预。这种思想在宋代文人中是非常普遍的,他们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之道,反对过度的人为干扰。
接下来的两句"残云初雪雍容甚,高下东风点乱红"则通过柳絮和春雪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万物生长的景象。残雪初融,天空中弥漫着轻盈的柳絮,它们在东风的吹拂下随风飘舞,点缀着纷纷扬扬的红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发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洪咨夔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他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互相尊重的观念,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诗中运用了富有意象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往岁陪祠泰坛下,始一相见如相知。我今入幙君有待,喜得款语胜前时。便嗟陈事日侵汨,虽欲数面曾无期。忽闻兵吏已迎候,马有行色车将脂。贺君有意事清简,太守亦鄙寻常为。骐骥步骤岂局促,凤皇羽翼多威仪。汉家近亲不复有,召父旧闻於今隳。隳由狂者生利害,曾未略究民间宜。
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扃金锁。玉楼人、暗中掷果。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亸。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
单骑欲之蜀,彩衣初过秦。王乔凫是舄,陶令酒名巾。灞上愁逢雪,褎中喜见春。两川风物美,不似走京尘。
君亲同是先王道,何如骨肉一处老。也知臣子合佐时,自古荣华谁可保。
久欲为僧避世喧,况当寰海正飞翻。五台自有天台院,处处流通玄妙门。
静夜无云惟自照,凤凰飞入合欢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