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
韩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初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歷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谏。宝元初西夏事起,爲陜西安抚使,久在兵间,功绩卓着,与范仲淹并称“韩范”。庆历三年(一○四三)爲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庆历五年新政失败,出知扬州,徙郓州、成德军、定州、并州。嘉祐元年(一○五六)爲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即位,仍爲相,封魏国公。神宗立,琦坚辞相位,出判相州,建昼锦堂。不久再次经略陜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復请归相州。河北地震、黄河决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抚使。后因反对青苗法,与王安石不合,熙宁六年还判相州。八年卒,年六十八,謚忠献。有《安阳集》五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韩忠献公琦行状》,《宋史》卷三一二有传。 韩琦诗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阳张士隆河东行臺刻《安阳集》爲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从《吴礼部诗话》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柳絮》是宋代文人韩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柳絮纷纷不自持,
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
无限蜂儿作队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柳絮飞舞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柳絮纷飞,无法自持,轻飘飘地围绕在明媚的春光中,与诗人内心的忧愁交织在一起。有时柳絮穿过花枝,像蜂儿一样成群结队地飞舞,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柳絮作为意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感慨。诗人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与春天的景象融为一体,使诗词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诗中的柳絮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忧愁和困惑,它们纷纷飘落,无法自持,正如诗人内心的苦闷。柳絮与春光相映成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诗人用"乱愁"、"萦困"来形容柳絮的状态,把内心的忧愁与外在的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张力。
诗中的"花枝"和"蜂儿"是诗人塑造动态画面的手法。柳絮有时穿过花枝,仿佛蜂儿成群飞舞,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这种描写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生动性,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的喧嚣和繁忙。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抓住了春天柳絮飞舞的瞬间,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外在景象相结合,给人一种清新淡雅的感觉。通过对柳絮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矛盾的思考,以及对于命运无法掌控的感叹。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媒介,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体悟,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喜沙鸥也解相留恋。一个冲开锦川,一个啼残翠烟,一个飞上青天。诗句欲成时,满地云撩乱。
君莫愁,君莫愁,不龟澼絖能封侯。君莫愁,君莫愁。腰六相印一敝裘。看渠涎颡与躄足,千金信矣壶中流。荻花江月正佳耳,青衫浪泣琵琶舟。短衣楚制乃翁喜,未必挽弓右丁字。貂蝉本是侍臣冠,有时出自兜鍪裹。虽然万户将军臂,夜逢醉尉头抢地。卖薪愚妇轻买臣,不信读书有奇事。
莫笑凡龟恋泽池,不蕲刳灼效前知。亲逢日月光华旦,勉慕渊源浸渐师。义切仰山勤景行,事迷当局戒贪棋。衰迟犹窃君侯禄,深愧曹风伐辐诗。
一顾恩深荷道安,独垂双泪下层峦。飞鸣北雁塞云暮,摇落西风关树寒。春谷终期吹羽翼,萍身不定逐波澜。裴徊偏起旧枝恋,半夜独吟孤烛残。
翦翦疏花,托根宛在长松底。蔓柯相倚。便有凌霄志。丹凤忽来,小队迎秋起。留无计。待公归侍。重与分红翠。
三声猿后垂乡泪,一叶舟中载病身。莫凭水窗南北望,月明月暗总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