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亭下春寒夜,湿尽青衫竟为谁。
江草江花恨何极,雪瓯如此却无诗。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刘逊子架阁饷江茶》是宋代方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琵琶亭下春寒夜,
湿尽青衫竟为谁。
江草江花恨何极,
雪瓯如此却无诗。
诗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夜中的凄凉和无奈的诗词。诗人在琵琶亭下度过了一个寒冷的春夜,他的青衫湿透了,但他不知道为了谁而湿透。江中的草和花似乎也有着无尽的怨恨,而他却无法用诗言表达。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夜晚的琵琶亭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出春夜的凄凉和孤寂。诗人的青衫湿透了,这可能是他在夜晚行走时被春雨淋湿,但他却不知道自己为了谁而湿透。这种无法知晓的感受增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孤独。诗中提到的江草和江花恨何极,暗示着一种无尽的怨恨情绪,似乎是对于春夜的寒冷和孤寂的抱怨。然而,尽管诗人的情感如此澎湃,他却无法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的心境如同一片空白,没有能写下的诗句。
整首诗词以春夜的凄凉和无奈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的感受和情绪,展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力。这种情感的表达呈现了一种深邃的意境,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愁和无奈,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生命和命运的思考。
金华之永康有山曰云岩,拔起天半。有巨舟藏壑中,舟尾翘出如虿。一钉堕崖下,野僧得之,以遗张君孟兼,孟兼制为佩刀,銛利特甚。尊生为作歌。神人藏舟半天里,绝壑谽谺露舟尾。铮然有物堕中宵,八觚棱嶒长尺只。野僧拾之归张公,化为夭矫苍精龙。不知何世何年掞奇气,剸犀断虎
龙门宾客会龙宫,东去旌旗驻上东。二八笙歌云幕下,三千世界雪花中。离堂未暗排红烛,别曲含凄飏晚风。才子从今一分散,便将诗咏向吴侬。
少日肝肠,云梦地、气吞八九。今老去,才疏计拙,百居人后。倦处收回行路脚,懒来噤却吟诗口。算从前、四十九年非,如回首。风与月,须长久。谁放我,成三友。笑官仓红腐,可堪痴守。倒凤颠鸾吾已矣,淋漓醉墨蛟虬吼。尽都门、冠盖拥红尘,青青柳。
织女望牵牛,银汉一水遥。天缘许会合,秋清正良宵。张骞取星槎,吴质伐桂桡。安用人间鹊,腥羽编成桥。
昨夜同云犹未合,晓来一色变山河。料应天上梅花早,吹落人间柳絮多。酒兴处怜今老矣,诗肠无奈此情何。银杯逐马天阶路,何似寒江伴钓蓑。
虽知仙可学,酒盏唤渊明。未遂山中隐,聊为地上行。留人垂雨意,送客走泉声。初上乘危惯,归途更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