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留衣庵》

老子今年五十三,诸方参了又重参。
谁能远礼文殊佛,且访颠师海上庵。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留衣庵》是一首宋代刘克庄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子今年五十三,
诸方参了又重参。
谁能远礼文殊佛,
且访颠师海上庵。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刘克庄的心境和追求。他在自述自己年龄的同时,表达了对世俗尘嚣的烦恼。他经历了多次参禅修行,但却感到参悟的道理重复而无新意。因此,他渴望寻求一个更高的境界,远离尘世的纷扰,向文殊菩萨献上远离尘嚣的敬意,并决定去拜访一个位于海上的颠倒世俗的庵院。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刘克庄对尘世烦恼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他在年过半百之际,意识到凡俗世事的虚幻和空泛,对多次参禅修行的重复感到厌倦。他希望能远离世俗的纷扰,寻求一种超越尘嚣的境界。

在诗中,他提到礼拜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是智慧和学问的象征,象征着超越尘世的智慧和境界。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虔诚的礼拜来获得智慧的指引和超然的境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追求和决心。他决定去拜访一个位于海上的庵院,这个庵院被形容为颠倒世俗的地方,意味着超越尘世的境地。这是诗人寻求超脱和解脱的决心,他希望能在那里找到真正的智慧和心灵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反思和对超越尘嚣的追求。通过对佛教文化的借用和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智慧和心灵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一种超然的庵院的渴望。这首诗词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和超越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抒情性。

  • 《柏梁体简龚少益》

    青山四面画图张,溪流月下鸣汤汤。山之下兮水之旁,有人结茅作书堂。诵声洒洒流琳琅,使我一听乐洋洋。应问谁为师匠良,风流相种如龚郎。天孙付以锦绣肠,一挥十纸烂成章。上与奎宿争光芒,器成未售此焉藏。吁嗟无地堪翱翔,尘缨自濯歌沧浪。床头金尽羞悭囊,山鬼吹灯夜恓惶。

  •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二耒答鎛三首》

    我必为人用,不必用於人。若也责不耕,君其问诸田。

  • 《遣兴》

    久矣微官绊此身,柴车归老亦逢辰。阮咸卧摘孤风在,白堕闲倾一笑新。万里驰驱曾远戍,六朝涵养忝遗民。清闲即是桃源境,常笑渊明欲问津。

  • 《感皇恩》

    一岁一生朝,一番老相。无欲无营亦无望。看经写字,且做闲中气象。闭门人阒静,心清旷。骨肉团栾,一杯相向。野蔌家肴竞来饷。真情直话,不用逢迎俯仰。从他人笑道,不时样。

  • 《赠詹道人》

    道人山北住,乡曲旧知名。语妙初疑简,神藏久益清。夜衾寒楮白,归舄两凫轻。心静皆仙境,何劳款玉京。

  • 《题刘民用居士藏六庵》

    虚空正体没边涯,藏六如何盖覆伊。要听少林无孔笛,从来多是逆风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