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志大孔文举,牢落依然不可羁。
茨阖小窗巢燕子,菰蒲新雨式鹅儿。
胸襟大闷书不读,口吻微吟人未知。
安得一蓑江海去,持螯作鱠卧鸱夷。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六月十一日窗散愁
平生志大孔文举,
牢落依然不可羁。
茨阖小窗巢燕子,
菰蒲新雨式鹅儿。
胸襟大闷书不读,
口吻微吟人未知。
安得一蓑江海去,
持螯作鱠卧鸱夷。
中文译文:
六月十一日,窗外散发愁
我平生志向远大,像孔子和文庙一样崇高,
但我却困顿不前,无法摆脱束缚。
茅草搭建的小窗户上筑巢的燕子,
菰蒲丛中被新雨打湿的鹅儿。
我内心郁闷,却不愿读书,
只是轻声吟唱,不被人所知。
我多想拥有一件蓑衣,漂泊江海之间,
捧着螯蟹,躺卧在鸱夷之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六月十一日窗散愁》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追求自由的渴望。诗人表达了自己志向远大,但却困顿不前的心境,感叹自己的牢落和束缚。茨阖小窗巢燕子和菰蒲新雨式鹅儿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通过与自然的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困顿和无奈。
诗人的胸襟壮阔,但却郁闷不开,不愿读书,只是默默地吟唱,这种无人知晓的自我表达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的心愿,他希望能够拥有一件蓑衣,漂泊江海之间,同时还能够捧着螯蟹,躺卧在鸱夷之上。蓑衣象征着漂泊和自由,而螯蟹和鸱夷则代表着江海的浩渺和广阔。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和追求真我境界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愁闷和向往自由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和意象的运用,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深入人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梦断灯残闻雁声,揽衣起坐待天明。街头浊酒不堪醉,窗外疏梅空复情。人欲见挤真砭石,身宁轻用作投琼。南湖可引春畴美,只合躬耕毕此生。
去去投山驿,悠悠解橐装。斜阳穿破厩,落叶满空廊。舞简村巫醉,涂朱野女妆。近行吾亦倦,假寝据胡床。
紫箨从师住,山幽水亦深。方将偿素约,一到洗尘心,别去遽如许,愁来且至今。何时能见过,容我听潮音。
青衫日日困尘沙,安用浮名与世夸。已过半生真似梦,未荒三径且还家。恨无沈水纡香穗,喜有寒泉瀹茗花。袖却西归遮日手,园林幽处看桑麻。
疏帘不下纵荷香,梦破纱厨月满廊。笑尽一杯鞭马走,恍疑山色是家乡。
占得资身话柄高,六鳌岛上足逍遥。南风又送飞霞佩,北道相期明月桥。要坐虎皮专说易,肯携凤侣共吹箫。此行直上青霄去,不比闲缠鹤背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