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刘悦心入道三茅观》

鹖冠高挂九松巅,去结三茅香火缘。
相国向犹为道士,将门今又出神仙。
坐看红日生沧岛,吟寄青衣入洞天。
跨鹤归来云舍近,西风井邑只依然。

作者介绍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刘悦心入道三茅观》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刘悦心的修道过程,表达了道家思想和追求神仙境界的主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鹖冠高挂九松巅为开场,形象描绘了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目标。去结三茅香火缘表达了刘悦心将追求道教的三茅观作为他修道的归宿,表明他立志成为一名道士。

接下来的两句“相国向犹为道士,将门今又出神仙”则强调了刘悦心的出身和家族的地位,即使是在如此高贵的社会地位下,他仍然选择了追求道教的修道境界。这种对道家思想的坚守和追求,展现了他对于超脱尘俗、追求神仙境界的渴望。

下文“坐看红日生沧岛,吟寄青衣入洞天”则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刘悦心修道的情景。红日生沧岛意味着刘悦心的修炼已达到了高深境界,他在洞天之中吟诵着青衣(指道士)的诗篇,表达了他对于修道境界的领悟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跨鹤归来云舍近,西风井邑只依然”则描绘了刘悦心修道成功之后回到人世间的情景。他跨鹤归来,云舍(指修道者居住之处)近在眼前,而西风吹过的井邑(指村落)依然如故,表明他虽然修道成仙,但仍然保持着对尘世的情感和对人世间的关怀。

通过这首诗词,仇远以优美的语言和景物描写,展现了刘悦心追求道教修道的坚定信念和追求神仙境界的意愿。这首诗词传达了对于超脱尘俗、追求精神升华的向往,同时也显示了对人世间情感和关怀的不舍。

  • 《戏赠户部李巡官》

    好去民曹李判官,少贪公事且谋欢。男儿未死争能料,莫作忠州刺史看。

  • 《采芙蓉》

    结伴戏方塘,携手上雕航。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游莺无定曲,惊凫有乱行。莲稀钏声断,水广棹歌长。栖乌还密树,泛流归建章。

  • 《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

    两山如峨眉,一水若车辋,吾昔庐其间,百里临莽苍。少年手艺木,条干日夜长。咿哑驾独辕,迢递摇两桨。平生会心地,今乃寄梦想。何时唤邻翁,烟水行布网。

  • 《哭陈兴宗先生三首》

    虀盐昔者谩儒宫,苇白茅黄处处同。十载从公烦点铁,寸毫令我稍披聋。一泓渐笑牛蹄水,万里初观羊角风。欲反三隅嗟已矣,两行衰泪付春风。

  • 《大雷电有作》

    划尽一楼奇,景物焕天眼。晴湖镜奁开,云岫屏风展。雁骛时点缀,龟鱼共游衍。霜堤秃后株,黄绿作深浅。塔影卧寒漪,孤艇月中显。灵辉醉鬼梦,酒碗恣偃蹇。初夕偪霾曀,雷电下扫卷。文豹号万仞,金蛇绕百转。破山烧大浸,势与坤轴撼。飙海旋一螺,震撼保余喘。乖阳乘驳阴,天人

  • 《和杜相公谢寄茶》

    破春龙焙走新茶,尽是西溪近社芽。才拆缄封思退傅,为留甘旨减藏家。鲜明香色凝云液,清彻神情敌露华。却笑虚名陆鸿渐,曾无贤相作诗夸。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