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双峰碧碍天,定回香灺已收烟。
苦将峭语撩痴客,借枕重能一味禅。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留赠无诤堂涌泉利老》是宋代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留下这首诗送给无诤堂涌泉的利老师。户外的双峰如碧天一般高耸,回头看已经收起了烟雾。我苦于用尖刻的言辞激怒了聪明而痴迷的客人,而借用枕头的沉重却能带来一种纯粹的禅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和心境表达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中描绘了户外的双峰,它们巍峨挺拔,宛如碧天一般,给人一种壮丽高远的感觉。这种景象既可以被理解为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可以被视为心灵境界的抒发。双峰的高耸给人以启迪,使人联想到超越尘世的境地,暗示了禅宗追求心灵解脱的意向。
其次,诗中提到回头看已经收起了烟雾,意味着过去的迷惑已经被消除,心境得到了清净。这也可以被理解为禅宗修行的过程,通过对自身的觉察和思维的净化,逐渐消除内心的浮躁和杂念,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接着,诗中表达了作者苦于用尖刻的言辞激怒了聪明而痴迷的客人。这里的客人可以被理解为寻求真理的人们,而作者则是在指责自己言辞的尖锐和过激,认识到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启发他人,反而可能让他们更加固执己见。这种反思体现了作者对于禅宗智慧的理解,禅宗注重心灵的超越和平静,而非争辩和辩论。
最后,诗中提到借用枕头的沉重能带来一种纯粹的禅境。枕头在这里可以被理解为禅修的辅助工具,它的沉重代表着内心的沉静和专注。通过借用枕头的沉重,作者能够沉浸于禅修的境地,体验到纯粹的禅意。这种沉静和专注的状态是禅修的关键,通过它可以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超越。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智慧和修行的思考和领悟。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心境的表达,诗中传递了寂静、超越和解脱的意象,引导读者思考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超越的境界。
好思量。正秋风、半夜长。奈银缸一点。耿耿背西窗。衾又凉。枕又凉。露华凄凄月半床。照得人、真个断肠。窗前谁浸木犀黄。花也香。梦也香。
林香雨气新,山寺绿无尘。遂结云外赏,共游天上春。鹤鸣金阙丽,僧语竹房邻。待月水流急,惜花风起频。何方非坏境,此地有归人。回首空门路,皤然一幻身。
异事标仙女,灵踪隐志公。
汴涨溅溅费挽牵,轻舟难若上青天。只知乘駃及先去,不意迟留落那边。
青峰来合沓,势压大江雄。舟渡神兵後,城荒王气空。山根鱼浪白,岩壁石萝红。弄月人何在,孤坟细草中。
豀翁若冰雪,明净不受涅。经岁断知闻,使我心菀结。佳句来清风,足以酒炎热。山中有奇事,迟向秋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