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缀朝班附叔父,晚随儿女拜双星。
半生巧宦翻成拙,何用区区更乞灵。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柳子厚》是宋代诗人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早晨我陪伴叔父上朝,
晚上我陪伴儿女一同向双星行礼。
我半生以来聪明的官职变得愚笨,
我何必再去依赖微不足道的灵魂。
诗意: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诗人于石在官场上的经历和心境。诗人在年轻时曾有一段聪明才智的官场生涯,但在半生之后,他的才干逐渐消退,官职也变得平庸无奇。诗人意识到,追求权力地位和虚荣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他开始反思并质疑这种依附于权势的生活方式。
赏析:
《柳子厚》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境遇的思考。诗人通过自我嘲讽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官场经历的无奈和对虚荣权力的质疑。他用"柳子厚"这个自称来揭示自己的拙笨和无能,与年轻时的聪明才智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追求权力地位的反思,他认识到权力和虚荣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内心满足和人生意义,因此他不再追求这些虚幻的东西。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越和内心追求的转变,反映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诗词《柳子厚》引发读者对生活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肇开元圣千年学,曾是吾家七岁童。门户只今须自力,诗书排日看新功。
匣镜三十年,尘暗不复治。停飡且不寐,所思知为谁。宕子不复返,眇在天一涯。绽衣终当组,道远何能持。明明天边月,三五入中闺。念与子欢爱,不得同光辉。寤言相与共,既觉将何依。
天涯春色已平分,桃李阴阴昼掩门。黄素久无人问字,绿醽时有客来樽。栖迟未叹流光远,寂寞远令此道存。珍重故人勤问讯,暮年忧乐任乾坤。
十里曾闻一啸声,当年猿鹤想犹惊。白云不碍青天路,赢得重来摆手行。
床前何必问云何,霜顶谁将手自磨。可是法身真有病,皱眉头处为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