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柳》

体为常轻定复飘,间梅遮杏得春饶。
别离处处添愁色,风雨年年换旧条。
拂瓦半枯陶令宅,沿溪不断灞陵桥。
凄凉又见千门绿,野老当时恨未销。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柳》是刘子翚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枝常常轻盈地摇曳,时而定静,时而飘荡。梅花间隔着杏花,春天的气息更加浓郁。无论在哪里离别,都增添了愁绪的颜色,风雨年复一年地更迭。拂过半倾的瓦片,我想到了陶渊明的旧宅;沿着溪流,一直到达灞陵桥。凄凉的景象又见到了千门绿柳,野老们当年的恨意似乎还未消散。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柳树在不同情景中的感悟和思考。柳枝在轻柔的风中摇曳,既象征了生命的脆弱和易逝,也展示了它的坚韧和适应力。梅花和杏花的交替,让春天的美景更加丰富多样,也暗示了人生中离别与相聚的变化不断。无论是离别之处还是风雨交加的岁月中,都带来了忧愁和伤感,映衬出生活中的无常和变迁。

诗人通过描绘拂过瓦片的景象,将读者引向陶渊明的旧宅,这里可以理解为对古人智慧和质朴生活的向往。沿溪而行,来到灞陵桥,这是一种追溯历史的行为,也是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赞美。最后,诗人再次提到千门绿柳,意味着柳树的广泛存在,它们凄凉的景象唤起了野老们当年的怀恨之情,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意境丰富的语言,展现了柳树的形象和意义,通过对柳树的观察和思考,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蕴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和李梁溪春雪韵二首》

    白白朱朱春已深,那知雪意更阴阴。落花几阵遮山密,穿褐余寒赖酒禁。骑马不前真有恨,留衣过腊岂无心。等为迁客俱逢雪,谁似梁溪独醉吟。

  • 《调琴》

    群动夜中息,霜清月满林。野僧无俗事,幽与寄瑶琴。澹澹思归操,悠悠太古心。希声在自得,不必为知音。

  • 《次韵君俞》

    世事真千变,年光又一新。举生皆是幻,熙我莫如春。啸傲盈樽酒,诗书满席尘。园林已芳意,悬榻待高人。

  • 《寓言》

    济剧人才易,扶颠力量难。为谋须远大,守节要坚完。气与秋天杳,胸吞梦泽宽。方知至危地,自有泰山安。

  • 《缺调名》

    山居好。山居好。门对青山水环绕。一榻烟霞梦寐清,我以不贪为至宝。

  • 《赠尤检正四首》

    多书如邺侯,读书如张巡。一代信不数,吾身见能亲。门墙虽云旧,踪迹乃若新。政以沅湘远,无由书疏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