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陇东西二首》

陇西流水向西流,自古相传到此愁。
添却征人无限泪,怪来呜咽已千秋。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陇东西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陇西流水向西流,
自古相传到此愁。
添却征人无限泪,
怪来呜咽已千秋。

中文译文:
陇西的流水向着西边流,
自古以来就传说到此地引发忧愁。
战争使得征战的人们不断流泪,
这种哀鸣声已经回荡千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安石写于宋代的作品,描绘了陇西地区的景象和历史沧桑。陇西是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地域,位于今天的甘肃省一带。诗中以流水为象征,表达了陇西地区的河流向西流去的景象,这种景象引发了人们的忧愁情绪。

作者通过描述征人的泪水,表达了战争给陇西地区带来的痛苦和伤痕。征人代表了那些被征召入伍的士兵,他们离乡背井,奔波沙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流血代价。他们的无限泪水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种永久印记,流淌了千秋。

整首诗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伤害的深切关注和思考。通过描绘陇西流水和征人的泪水,诗中融入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怀念和对于战争悲剧的反思。诗词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伤情绪,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们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

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王安石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于人性的思考。同时,它也是王安石变革性的文学创作风格的典型例证,其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直接触动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送秦主客迁侍仪使》

    蕃客来曾识,衣冠上国风。承恩趋北阙,罢直出南宫。导驾炉烟里,催班漏点中。时清多奏颂,还向阁门通。

  • 《属事吟》

    鹪鹩分寄一枝巢,不信甘言便易骄。当力尚难超北海,去威何足动鸿毛。愿将情意分明谢,肯把恩光取次烧。天宠居多为幸久,春花无奈正夭饶。

  • 《念奴娇》

    天然潇洒,尽人间、无物堪齐标格。只与姮娥为伴侣,方显一家颜色。好是多情,一年一度,首作东君客。竹篱茅舍,典刑别是清白。惆怅玉杵无凭,蓝桥人去,空锁神仙宅。今日天涯凭马上,忽见轻盈冰魄。恰似当年,温柔乡里,晓看新妆额。临风三嗅,挽条不忍空摘。

  • 《次韵陈四雪中赏梅》

    腊酒诗催熟,寒梅雪斗新。杜陵休叹老,韦曲已先春。独秀惊凡目,遗英卧逸民。高歌对三白,迟暮慰安仁。

  • 《姑苏杂咏 甫里即事四首》

    江上渔郎晚祭,津头估客朝过。钟边山近水近,篷底风多雨多。饥蟹衔沙落簖,黠禽映竹窥罗。丫头两桨休去,为唱吴侬棹歌。

  • 《句》

    风高弓力大,霜重角声干。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