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龙泓洞》

葛翁行满赤乌年,丹灶离披已绝烟,龙在此泓谁可见,路通别邑自相传。
树头雷雨遗神火,岩腹莓苔带海涎。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爲道士,改名思学,字无益。着作除《西湖百咏》二卷外,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庐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事见《西湖百咏》自序及本集有关诗篇,《绝妙好词笺》卷六有传。 董嗣杲词,一至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庐山集》爲底本,第六卷以《四库全书·英溪集》爲底本,七、八两卷以清光绪丁氏嘉惠堂刊《西湖百咏》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从《诗渊》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九卷,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得之诗编爲第十卷。

作品评述

《龙泓洞》是宋代文人董嗣杲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古老的地方——龙泓洞。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龙泓洞》中文译文:
葛翁行满赤乌年,
丹灶离披已绝烟。
龙在此泓谁可见,
路通别邑自相传。
树头雷雨遗神火,
岩腹莓苔带海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神秘的语气描述了龙泓洞,表现了著名文人董嗣杲对这个地方的浓厚兴趣和景物的神秘感。

诗的开头“葛翁行满赤乌年”描绘了一个神奇的场景,葛翁是指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人物,满赤乌年意味着葛翁的仙行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这句话给人一种古老神秘的感觉,暗示着龙泓洞的历史悠久。

接着,“丹灶离披已绝烟”,形象地描述了洞内的仙灶,灶火已经熄灭,烟雾散去,显示出这个地方已经荒废了很久。这句诗意味着洞内的活动已经停止,洞内的仙气已经消散。

诗的下半部分,“龙在此泓谁可见,路通别邑自相传”表达了对龙的存在与神秘的思考。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龙泓洞被称为龙泓,但是诗人却问道:“龙在此泓谁可见”,意味着无人能够亲眼见到龙,龙的形象成为了一种传说。

最后两句“树头雷雨遗神火,岩腹莓苔带海涎”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进一步增强了神秘感。树头上传来雷雨的声音,诗人将其形容为“遗神火”,暗示着这里曾经有灵异的现象发生。而洞内的岩石上生长着莓苔,带有海涎,给人一种荒凉、古老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龙泓洞的景物和氛围,营造出一种神秘古老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龙泓洞的神秘和荒凉,诗意深远。

  • 《入塞》

    好思量。正秋风、半夜长。奈银缸一点。耿耿背西窗。衾又凉。枕又凉。露华凄凄月半床。照得人、真个断肠。窗前谁浸木犀黄。花也香。梦也香。

  • 《奉和李益游栖岩寺(一作登西岩寺,一作常衮诗)》

    林香雨气新,山寺绿无尘。遂结云外赏,共游天上春。鹤鸣金阙丽,僧语竹房邻。待月水流急,惜花风起频。何方非坏境,此地有归人。回首空门路,皤然一幻身。

  • 《句》

    异事标仙女,灵踪隐志公。

  • 《依韵和宣叔行舟相隔见寄》

    汴涨溅溅费挽牵,轻舟难若上青天。只知乘駃及先去,不意迟留落那边。

  • 《采石怀古》

    青峰来合沓,势压大江雄。舟渡神兵後,城荒王气空。山根鱼浪白,岩壁石萝红。弄月人何在,孤坟细草中。

  • 《筼房暑中寄诗依韵酬答》

    豀翁若冰雪,明净不受涅。经岁断知闻,使我心菀结。佳句来清风,足以酒炎热。山中有奇事,迟向秋深说。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