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结屋万山阿,趺坐焚香意味多。
尘事不干心已寂,年华易度发难皤。
薇烹石铫供常馔,茶煮山泉当太和。
我亦非贪名利者,拟来入社许侬么。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龙金庵借张山长韵》是杨公远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一位道人在山间修行的场景。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龙金庵借张山长韵,
山间道士结茅庐。
坐在山坡上,焚烧香火,意味深长。
不再被尘世烦扰,内心已经安静。
岁月如梭,光阴易逝,人生充满了困难。
用薇草烹煮石铫,常常享用山泉泡茶。
我也不是追求名利的人,我想加入这个修行的社群,和你一起吗?
诗意:
这首诗词以山间道士修行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脱和追求内心平静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山中的修行场景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他将繁琐的尘事与修行的心境对比,以表达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山间道士的修行生活,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诗中的道人通过结茅庐、焚香、煮茶等行为,表达了对于清静、自然和精神追求的向往。他拒绝名利的诱惑,选择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诗中运用了一些意象和比喻,如“薇烹石铫”和“茶煮山泉”,将修行者的日常生活与山间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对于简朴自然的追求和对于精神滋养的重视。
整首诗词情感平和,言简意赅,通过对尘世烦扰的拒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修行态度。诗人以自然山水和修行者的生活方式,揭示了人生价值的追求不仅仅在于物质的追逐,更要关注内心的培养和灵性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超脱尘嚣的修行情怀,对于当代人来说,也是一种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反思。
为惭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
吾闻何月卿,逸气欲倾泻。词源浩班扬,诗律薄风雅。想初读书眼,坐阅灯几炧。土生贵适性,安得计用舍。青鞋踏九疑,丝絇远金马。飘然潇湘游,采芷动盈把。吁嗟既忧患,犹得营万瓦。我无茅一庐,劫劫思里社。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四曲渔人寿烛明,明在水云连处生。倚天若木朝朝艳,照海金波夜夜清。
雨余山色媚晴晖,无呈孤云自在飞。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
醉帽不轻飞,秋菊有佳色。自惭群座中,主人犹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