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坞石林林,秋风万壑阴。
泉清尘客耳,花照定僧心。
龙去野祠破,鸟啼山竹深。
苍生饥渴甚,朝夕望为霖。
《龙母庙》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寂静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于雨水的期盼和对苍生的关怀。
诗中的松坞石林林和秋风万壑阴形容了景象中松树和山谷的茂密,给人一种幽静和凉爽的感觉。泉水清澈,没有被尘土所污染,给旅客带来清新宜人的感觉。花朵在阳光下闪烁,照亮了僧人内心的宁静。
诗中提到的龙去野祠破和鸟啼山竹深,暗示了庙宇荒废、自然环境恢弘的景象。这种景象契合了人们望雨的期盼,因为长时间的干旱使得人们饥渴难耐。他们期待着朝夕间能够有雨水滋润大地,解除人们的渴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而富有意境的景物,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雨水的期盼。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传达了他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们困苦生活的关怀,展现了王稚登细腻的情感和婉约的风格。
为惭食肉主恩深,日晏蟠蜿卧锦衾。且学志人知白黑,那将好爵动吾心。
吾闻何月卿,逸气欲倾泻。词源浩班扬,诗律薄风雅。想初读书眼,坐阅灯几炧。土生贵适性,安得计用舍。青鞋踏九疑,丝絇远金马。飘然潇湘游,采芷动盈把。吁嗟既忧患,犹得营万瓦。我无茅一庐,劫劫思里社。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四曲渔人寿烛明,明在水云连处生。倚天若木朝朝艳,照海金波夜夜清。
雨余山色媚晴晖,无呈孤云自在飞。坐到黄昏尤不恶,载将明月满船归。
醉帽不轻飞,秋菊有佳色。自惭群座中,主人犹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