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登高屐。
君玉峰头,万里秋无极。
远山青欲滴。
新雁过、缥缈孤云天北。
烟入小桥低,水痕退、寒流澄碧。
对佳辰,惊心客里,鬓丝堪摘。
风流晋宋诸贤,骑台龙山,俯仰皆陈迹。
凭阑看落日。
嗟往事、唯有黄花如昔。
醉袖舞西风,任教笑、参差凫舄。
但回首、东篱久负,有谁知得。
赵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号虚斋。居长乐(今属福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知监利县。理宗端平初知漳州。嘉熙初以枢密都丞旨兼国史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宝庆四明志》卷一)淳祐五年(一二四五),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宝祐四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神道碑》。
《龙山会(南丰登高)》是宋代赵以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重整登高屐。
我重新整理好登山的鞋子。
君玉峰头,万里秋无极。
站在君玉山峰上,秋天的景色无边无际。
远山青欲滴。
远山青翠欲滴下。
新雁过、缥缈孤云天北。
新的大雁飞过,翻卷着孤独的云朵,向北方飞去。
烟入小桥低,水痕退、寒流澄碧。
烟雾蔓延到小桥的低处,水的痕迹渐退,寒流清澈见底。
对佳辰,惊心客里,鬓丝堪摘。
面对美好的时光,感到心神震动,鬓发已经斑白。
风流晋宋诸贤,骑台龙山,俯仰皆陈迹。
回想起风流的晋、宋时代的诸位贤人,他们曾经骑马登上龙山,仰望远方,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凭阑看落日。
倚着栏杆观赏夕阳西下。
嗟往事、唯有黄花如昔。
叹息往事,只有黄花依然如故。
醉袖舞西风,任教笑、参差凫舄。
醉意中,袖子舞动着西风,听从自然的嬉笑声,参差不齐地踏着小船。
但回首、东篱久负,有谁知得。
只是回首一望,东篱已经久远,有谁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首诗词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追忆。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历史名人和过往时代的回忆,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借景抒发了作者对时光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怀念,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沉思索。
一雨草木润,新晴天地明。山川未改色,鸟雀已欢声。客子喜相语,田家尤未平。似闻陂偃拆,掘井得深坑。
野市人来郢,毗邻水接襄。
陈其姓,名曰容。称所翁,善画龙。葛岭翘材酒杯客,不分虎,不凭熊。晚节写此箨龙儿,真是老笔善藏锋。我尝遥望识其貌,古面无髯双鬓蓬。画龙撇竹匪二技,造化虽异机轴同。竹即是龙龙即竹,鬼施神设非人工。龙耶竹耶勿恼我,拓楼长啸万里天宇空。
此客南湖不易逢,几年尘外愿相从。风流前辈新曾识,兴寄高情老未慵。行柳映门宜著舫,青灯同坐到闻钟。稻畦莲渚临平境,何幸同师觅旧踪。
解组轻千里。趁朝来、风高气爽,波平如砥。试问余恩深几许,江阔秋清无底。看两径、棠阴舞翠。明月归_轻似叶,只梅花、香里诗千纸。端不愧,西江水。谪仙才气兰亭字。更清姿雅度,修竹长松标致。官职几人曾此过,萱草春风谁似。任彩服、蹁跹娱戏。去此云霄真一握,算令公、勋
鸡犬声村市,烟霞古洞天。晨坛凝玉露,夜井浸珠躔。凤翼团宸画,龟趺负古镌。于湖诗去后,今昔几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