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金河道,山连玉塞门。
旌旗云里度,杨柳曲中喧。
喋血多壮胆,裹革无怯魂。
严霜敛曙色,大明辞朝暾。
尘销营卒垒,沙静都尉垣。
雾卷白山出,风吹黄叶翻。
将军献凯入,万里绝河源。
员半千,晋州临汾人。本名余庆,其师王义方器之曰,五百岁一贤者生,子宜当之,因改名半千。应八科师举,授武陟尉。岁旱,发粟赈饥,为薛元超所称。垂拱中,补左衞胄曹,充吐蕃宣慰使。则天曰:“久闻卿名,谓是古人,不意乃在朝列。“即使入阁供奉。证圣中,为弘文馆学士,仍分日待制,五迁正谏大夫,预修《三教珠英》。中宗时,为濠州刺史。睿宗徵拜太子右谕德,兼崇文馆学士。性乐山水,开元中,卜居尧山,年九十四卒。集十卷,今存诗三首。 员半千字荣期,晋州临汾人。卒玄宗开元间(《旧唐书》谓卒开元二年,《新唐书》则谓卒开元九年),年九十四,补诗一首。
陇头水
路出金河道,
山连玉塞门。
旌旗云里度,
杨柳曲中喧。
喋血多壮胆,
裹革无怯魂。
严霜敛曙色,
大明辞朝暾。
尘销营卒垒,
沙静都尉垣。
雾卷白山出,
风吹黄叶翻。
将军献凯入,
万里绝河源。
中文译文:
水从陇头流淌,
河道将我带离金河,
山峰连成一片,
仿佛和玉门关相接。
行进之中,旌旗飘扬,
云雾之间渡过,
杨柳的曲调里,嘈杂喧闹。
战场上血流成河,
壮士们胆气昂扬,
敷衍了肉体,无畏的灵魂。
严寒之霜收敛了曙光,
大明时代告别朝阳。
战争的尘埃消散了军营的山垒,
沙漠守卫者的城墙风静静地立。
雾气卷起来,掩盖了白山,
风吹起来,黄叶翻飞。
将军将胜利展示,
万里绝望于河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军事战争的一幕。战士们奋勇杀敌,壮烈牺牲,而将领则带领他们征服敌人,取胜归来。诗中表现出壮士们无畏的心灵和勇敢的精神,同时也反映出战争所带来的残酷和惨烈。诗人通过景物描绘,表达了战争的凶险和残酷,以及战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赏析:
《陇头水》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歌,通过丰富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壮烈。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战争的场景,揭示了战争带来的人间悲剧。同时,诗中也透露着对将领的赞美和对胜利的歌颂,表达了民族自豪感和对英勇士兵的深深敬仰之情。整首诗以描写景物为主线,情感流露自然而不做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这首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堪称唐代战争诗的佳作之一。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枉语山中人,匄我涧侧石。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乐我盛明朝,于焉
茶瓯沙帽惯迎宾,不是诗人即道人。细雨斜风君莫出,绿阴门外有红尘。
晨风战枯荷,清霜杀高柳。人生俯仰间,能得几重九。节序来无停,已及黄花酒。流落拾遗心,西江独回首。
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长绳不见系空虚,半偈传心亦未疏。推倒我山无一事,莫将文字缚真如。
年年春日寒欺客,今日春无一半寒。不觉转头逢岁换,便须揩目待花看。争新游女幡垂鬓,依旧先生日照盘。从此不忧风雪厄,杖藜时可过苏端。
仙人剪水银河边,仙风吹散花联翩。明星撩乱入我眼,风紧一阵随天旋。如今谁卧剡溪雪,如今谁访山阴船。古人气韵不可见,晓来对此空悠然。檐前未觉眼界豁,临眺忽忆楼居仙。若为留得数玉树,六月绕屋生清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