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痕初涨没汀沙,隔岸青帘认酒家。
要识江乡春事晚,东风吹尽野棠花。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龙溪道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潜。下面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龙溪道中》中文译文:
潮痕初涨没汀沙,
隔岸青帘认酒家。
要识江乡春事晚,
东风吹尽野棠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龙溪道旁的景色和情景。潮水涨上沙滩,掩没了沙滩的痕迹。在对岸,青衣的店员在招呼客人。作者提醒读者,要认识到江乡的春天虽然已经进入了晚期,但依然美丽。随着东风的吹过,野生的棠花也在风中凋谢殆尽。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优美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江乡春天的景象。潮水的涨落、青帘认酒家、东风吹尽野棠花,这些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变迁和时光的流转。尽管春天已经来到晚期,但它依然有它的美丽和诗意。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使读者沉浸在这种意境之中。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能会感到一种恬静、宁静的情绪,同时也会对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变化产生思考。
这首诗词展示了吴潜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的能力。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他成功地传达了江乡春天的美丽和短暂,以及对光阴易逝的思考。这是一首具有意境和哲理的诗词,值得细细品味。
一岁犹未满,九泉何太深。唯馀卷书草,相对共伤心。
谢公故事常携妓,白傅高年自唱歌。更假红妆知有意,欲添尊酒十分多。
珠络玲珑,罗囊闲斗,酥怀暖麝相倚。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茜垂西角,慵未揭、流苏春睡。熏度红薇院落,烟锁画屏沈水。温泉绛绡乍试。露华侵、透肌兰BC39。漫省浅溪月夜,暗浮花气。荀令如今老矣。但未减、韩郎旧风味。远寄相思,余熏梦里。
解舞清平乐,如今说向谁。红炉片雪上钳锤。打就金毛狮子、也堪疑。木女明开眼,泥人暗皱眉。蟠桃已是著花迟。不向春风一笑、待何时。
霅川今是辋川图,城郭中藏十顷湖。空说侯门深似海,得如簿领一亭无。
密雨随风,昨来一夜檐声溜。奈何孱愁。官路梅花瘦。赋得多情,怕到春时候。如今一病非因酒。试问君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