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龙学张彦父挽词》

岂弟基岩邑,名声起使华。
台评扶国是,谏纸合谟嘉。
念昔陪东府,看公肃正衙。
班齐人立鹗,疏出字飞鸦。
汉履星辰远,江祠岁月赊。
负图官益峻,赐札礼弥加。
耄耋常称道,儿孙竞克家。
归全无一愧,殄瘁有长嗟。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周必大所作的《龙学张彦父挽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周必大写给他的朋友张彦父表达哀思和敬意的挽词。

诗中描述了张彦父作为官员的身份和功绩。第一句“岂弟基岩邑,名声起使华。”表达了他是岩邑(地名)的贤士,名声逐渐传扬,使他的声望日益显赫。第二句“台评扶国是,谏纸合谟嘉。”指的是他在台评(官职)上对国家的政务进行批评,合理的建议备受赞赏。第三句“念昔陪东府,看公肃正衙。”表示他曾经在东府(政府机构)陪同官员,目睹了他在公务上的庄重和严肃。

接下来的两句“班齐人立鹗,疏出字飞鸦。”形象地描绘了张彦父在官场上的才干和辞章的出众。他的文章如鹗一般高飞,字句疏朗如飞鸦。这里的“班齐人”可能指的是他的同僚或官员。

后面几句描述了张彦父在岁月中的贡献和晚年的荣誉。“汉履星辰远,江祠岁月赊。”表达了他为国家效力的时间之长,以及他在江祠(祠堂)中度过的岁月。“负图官益峻,赐札礼弥加。”指的是他担负起图书馆(图)的官职,使其成为更加重要的机构,受到赐札(皇帝的赐书)的礼遇。

最后两句“耄耋常称道,儿孙竞克家。归全无一愧,殄瘁有长嗟。”表达了张彦父晚年仍然备受人们敬重和赞美,他的子孙们也争相效仿他的高风亮节。他对家国的贡献使他无愧于回家安享晚年,但也因为殚精竭虑而感到长嗟(唏嘘)。

整首诗以感怀之情写就,表达了对张彦父的敬佩和惋惜之情。通过描绘他在官场上的才干和忠诚,以及晚年的荣誉和家族的光荣,展现了作者对这位朋友的深深敬意

  • 《送刘兵曹还陇山居》

    离堂徒宴语,行子但悲辛。虽是还家路,终为陇上人。先秋雪已满,近夏草初新。唯有闻羌笛,梅花曲里春。

  • 《再至长安》

    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

  • 《卜算子 前后各带喝马一声》

    信任水云游,欣放灵猿傻。要去随霞恣害风,乘良马。稳坐香罗帕。南北与东西,选甚高和下。处处来回得自如,呈弓马。会把明珠射。

  • 《春日杂言十一首》

    山中寂寞少花枝,过尽春风病不知。未分春归便无迹,陶瓶聊复浸酴醾。

  • 《牧陪昭应卢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罢府…投寄》

    燕雁下扬州,凉风柳陌愁。可怜千里梦,还是一年秋。宛水环朱槛,章江敞碧流。谬陪吾益友,只事我贤侯。印组萦光马,锋铓看解牛。井闾安乐易,冠盖惬依投。政简稀开阁,功成每运筹。送春经野坞,迟日上高楼。玉裂歌声断,霞飘舞带收。泥情斜拂印,别脸小低头。日晚花枝烂,釭凝

  • 《哀江南》

    病魂招得未浑全,暝倚秋屏岂是禅。一梦忽成霜蝶去,草深三迳若为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