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
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
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輙就,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诗尚奇诡,绝去畦径,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仕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诗四卷,外集一卷,今编诗五卷。
《龙夜吟》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龙夜吟
卷发胡儿眼睛绿,
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
月下美人望乡哭。
直排七点星藏指,
暗合清风调宫徵。
蜀道秋深云满林,
湘江半夜龙惊起。
玉堂美人边塞情,
碧窗皓月愁中听。
寒砧能捣百尺练,
粉泪凝珠滴红线。
胡儿莫作陇头吟,
隔窗暗结愁人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龙夜吟
有着卷发的胡人,绿色的眼睛,
高楼之上,夜静中吹拂横竹。
一声长啸仿佛直冲天际,
月下的美人望着故乡哭泣。
七颗星星成直线排列,隐藏在指间,
暗合清风调动宫徵音律。
蜀道秋深,云雾弥漫山林,
湘江半夜,巨龙惊醒飞起。
玉堂之中的美人,怀抱着边塞的情思,
透过碧窗,倾听皓月之中的忧愁。
寒冷的砧杵能捣打百尺铁练,
粉妆的泪珠凝结成红线滴落。
胡人啊,不要在陇头吟唱悲叹,
透过窗户,暗暗牵动着忧伤的人心。
诗意和赏析:
《龙夜吟》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边塞生活和离乡别井的思念之情。诗中以唐代常见的胡人形象作为主题,胡人具有异域的风貌,通过描写他卷曲的头发和绿色的眼睛,展现了他们的特殊气质。高楼夜静,横竹随风摇曳,营造出寂静的夜晚氛围。
诗中以"龙夜吟"来形容夜晚的响声,给人以壮丽的感觉。七颗星星排列成直线,象征着神秘的力量和天命。它们与清风调动的音律相呼应,凸显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蜀道的秋天带来了浓厚的云雾,湘江半夜间的龙吟声震动着人心,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和力量。
诗中提到了玉堂美人,她身处边塞之地,怀着思乡之情。她透过窗户凝望皎洁的月光,倾听着夜晚中的忧愁。寒冷的砧杵敲打着百尺铁练,象征着美人内心的痛苦和纠结,她的泪珠凝结成红线滴落,表达了她的悲伤和离愁。
最后两句表达胡儿的吟唱会牵动他人的忧伤心情,暗示了胡人的音乐和诗歌的力量可以触动人心,引发共鸣。作者通过这首诗词,以独特的形象和意象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边塞生活的特点和离乡别井的辛酸。整首诗情感深沉,音韵优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应门有翼,羽卫斯陈。山龙衮冕,律度声身。峨峨奉璋,肃肃九宾。清明在躬,志气如神。
吴蚕老後。
唳鹤啼猿怨满怀,烟葵露槿泪盈腮。一钩桂月千林黯,半夜松风万壑哀。不御六龙昌宝祚,遽骖八骏驻瑶台。小卧泉石膏肓了,无任冰肝玉胆摧。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通内藏珠府,应官解玉坊。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
苦心膏沐不论赀,富贵人生各有时。直使中流畏仙去,君王何啻似婴儿。
心在林泉身在城,凤凰楼下得闲名。洞中见凿寻仙路,月里犹烧煮药铛。数树异花皆敕赐,并竿修竹自天生。诗人多说离君宅,不得青苔地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