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避世守关门,一世沉埋百世尊。
旧宅居人无姓尹,深山道士即为孙。
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归鸦自识村。
君欲留身记幽寂,直将山外比羌浑。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楼观》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神仙避世守关门,
一世沉埋百世尊。
旧宅居人无姓尹,
深山道士即为孙。
天寒游客常逢雪,
日暮归鸦自识村。
君欲留身记幽寂,
直将山外比羌浑。
中文译文:
神仙避世守关门,
一生隐藏身份居高位。
旧宅之中住着无名的尹(即居住者的姓氏),
深山中的道士即是孙。
寒冷的天气中,游客常常遇到雪,
夜晚归来的乌鸦认得自己的村庄。
如果你想留身于这幽静之地,
就必须与山外的羌族人相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神仙,他守护着关门,避世而居。他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沉默地享受着荣耀与尊崇。诗中提到他居住的旧宅中没有姓氏为尹的人,这意味着他在这个地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诗中还描绘了深山中的道士,他就是这位神仙的孙子。他选择了与尘世隔绝的生活,修炼道法。作者通过这两个人物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和追求。
诗中描述了天寒时的景象,游客常常在雪地中行走。夜晚归来的乌鸦通过识别村庄来找到自己的栖息地,这暗示着这个地方的幽静和宁静。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建议和思考。如果你想在这样的环境中留下身影,你应该与山外的羌族人相比,保持纯朴和质朴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寂静的场景,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对隐居生活和追求超越尘世的向往。它给人以安详、平静和超越尘世的感觉,展示了苏辙对于人生境界和追求的思考。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肇开元圣千年学,曾是吾家七岁童。门户只今须自力,诗书排日看新功。
匣镜三十年,尘暗不复治。停飡且不寐,所思知为谁。宕子不复返,眇在天一涯。绽衣终当组,道远何能持。明明天边月,三五入中闺。念与子欢爱,不得同光辉。寤言相与共,既觉将何依。
天涯春色已平分,桃李阴阴昼掩门。黄素久无人问字,绿醽时有客来樽。栖迟未叹流光远,寂寞远令此道存。珍重故人勤问讯,暮年忧乐任乾坤。
十里曾闻一啸声,当年猿鹤想犹惊。白云不碍青天路,赢得重来摆手行。
床前何必问云何,霜顶谁将手自磨。可是法身真有病,皱眉头处为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