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英英妙写真,一花一叶一精神。
繁香曾入庐山梦,遗佩如行湘水春。
小白凝珠还胜雪,轻黄承袜不生尘。
老僧嬾作浮华想,空谷犹疑见似人。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鲁庵尊师以彝斋白描四芗命作韵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仇远所写,以描述尊师之道为主题。诗人以淡墨勾勒出清晰的形象,把握住了一花一叶所蕴含的精神。其中,"淡墨英英妙写真,一花一叶一精神"表达了尊师的虔诚和敬意,将老师比作一朵花、一片叶子,将其精神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进一步将尊师之情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以庐山和湘水为象征,表达了尊师的深切思念和珍视之情。"繁香曾入庐山梦,遗佩如行湘水春"表明诗人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就像庐山的花香曾经进入梦中一样,而老师的遗佩则如同湘水的春天,永远伴随着诗人。
接着,诗人用"小白凝珠还胜雪,轻黄承袜不生尘"来形容老师,展现了老师高尚的品质和纯洁无瑕的形象。这里的"小白"和"轻黄"分别指代老师的衣着和袜子,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老师高贵、洁净的品德。
最后两句"老僧懒作浮华想,空谷犹疑见似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反思。诗人以"老僧"自喻,表示自己过于追求浮华而忽略了尊师之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一步展示了对尊师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尊师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过错,展示了仇远对于尊师之道的理解和追求。
三年说戒龙宫里,巡礼还来向水行。多爱贫穷人远请,长修破落寺先成。秋天盆底新荷色,夜地房前小竹声。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
去岁秋霖若决川,今春不雨旱良田。道边老幼饥将死,云外蛟龙懒自眠。赤日有威空射地,清江无际漫连天。谁将民瘼牋双阙,四海皇恩不漏泉。
薜荔络奇石,芙蓉艳荒垣。寓目信所之,行行陟秋原。南州八九月,已凉仍复暄。林树略改色,沙湍才減痕。忆在朔漠日,疲马风尘奔。夜汲长城窟,晓涉滦河源。老身冻欲死,其劳不可言。
求鱼未得食,沙岸往来行。岛月独栖影,暮天寒过声。堕巢因木折,失侣遇弦惊。频向烟霄望,吾知尔去程。
沧洲有奇趣,吾道付沧洲。树景中流见,船灯照岛幽。转思江海上,却著土山头。野水无人渡,乘桴学圣丘。
中年早透利名关,坐看孤云际海还。昼静架书偏悦目,秋凉庭树倍怡颜。不陪长者终朝诲,那得尘踪一日闲。我亦小园初种竹,请君来闯出篱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