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澈清诗千载传,始闻林下有斯贤。
傍人只道休官早,见一名堂已十年。
楼钥(一一三七~一二一三),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温州教授。干道五年(一○六九),以书状官随舅汪大猷使全。累官知温州。光宗朝,召爲考功郎,改国子司业,累迁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给事中。宁宗受禅,迁吏部尚书,因忤韩侂胄,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寻知婺州,移宁国府,仍夺职致仕。侘胄诛,起爲翰林学士,累迁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嘉定六年卒,年七十七。赠少师,謚宣献。有《攻媿集》一百二十卷、《范文正公年谱》等。事见《絜斋集》卷一一《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楼钥诗,以南宋四明楼氏家刻本《攻媿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底本残缺部分,据武英殿聚珍版《四库全书》本补足(其中五至七卷,武英殿本分爲四卷,仍改按底本目录爲序)。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见一堂》是宋代楼钥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一种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座园池中的一座名堂,表达了对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情感价值的赞叹和欣喜。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暂时不提供,以下是对诗意和赏析的分析:
诗人称颂这首诗词的灵澈清丽已经流传了千年,却直到此刻才初次听说,在林木的蔭下竟有如此贤达之人。诗人笔下的这座名堂已经存在了十年之久,然而周围的人们却只是以为他早已辞去了官职。
这首诗词通过对名堂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人才的珍视,以及对于隐藏于名堂之中的智慧和才情的赞叹。名堂作为一种文化场所,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人们的智慧,它的存在超越了个人的任期和官职,成为一座代代相传的智慧殿堂。
诗人在描绘名堂的同时,也隐含了对于自己与名堂的关系的思考。名堂已经存在了十年,而诗人却直到现在才有幸见到它。这或许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表达对于名堂的珍视和欣喜的同时,也在对自身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和短暂感到深深的思索和触动。
通过这首诗词,楼钥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于文化传承和人才的尊重,以及对于时光流转和个体命运的思考。这种思索与赞叹使得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更具有了深远的思想内涵,使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够反思人生与智慧的关系。
见说归装只载书,书囊拍塞载红硃。不知滴露研磨剩,惠我刀圭点易无。
东园千树簉白红,携壶满意一醉同。向来可是君宿诺,政复急雨斜惊风。县知此兴未渠尽,暖日晴云岂终吝。叩门日听长须来,老夫於子骖之靳。
乘兴不拘程,悠悠任意行。小溪横木渡,何寺远钟声。野茶抽心起,山花照眼明。幽禽亦堪爱,多解自呼名。
风袅垂杨,雪销蕙草,何如清润潘郎。风月襟怀,挥毫倚马成章。仙都观里桃千树,映麹尘、十里荷塘。未归来,应恋花洲,醉玉吟香。东风晴昼浓如酒,正十分皓月,一半春光。燕子重来,明朝传梦西窗。朝寒几暖金炉烬,料洞天、日月偏长。杏园诗,应待先题,嘶马平康。
相思几欲扣停云,抱疾还嗟老不文。满眼梅花深雪片,何人野鹤在鸡群。诗肩相见高如旧,酒甲而今蘸几分。且向梁园赋清景,自知才思不如君。
潭面摇光媚日华,水文倒影射簷牙。倚阑如在云霄上,俯看萦风万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