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添身倦,飘零减性豪。
路尘知旱苦,山瘦觉秋高。
若有持衡分,惭无汗马劳。
九原如可作,公瑾笑吾曹。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庐江道中二首》是宋代王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庐江道中二首》
老大添身倦,
飘零减性豪。
路尘知旱苦,
山瘦觉秋高。
若有持衡分,
惭无汗马劳。
九原如可作,
公瑾笑吾曹。
译文:
年老使人疲倦,
飘零经历减少了豪情。
路上的尘土知道干旱的痛苦,
瘦弱的山峦感受到秋高气爽。
如果能够拿起衡器来衡量,
惭愧自己没有像汗马那样辛勤劳作。
九原大地如果能够成为我的作品,
周瑜将会为我们的才华而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行旅中的景象,并通过这个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诗人王阮已经年老,他感到身体疲惫,豪情已经减退。他在旅途中看到路上的尘土,深知干旱所带来的苦难。瘦弱的山峦让他感受到秋高气爽的美好。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他自愧没有像汗马一样辛勤工作,没有像历史上的英雄周瑜那样成就非凡。然而,诗人仍然怀抱着希望,希望能够用衡器来衡量一切,以求公正和平衡。
最后两句“九原如可作,公瑾笑吾曹”,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成功的向往。九原指的是传说中的九州大地,诗人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在这广阔的舞台上,而周瑜则代表了历史上的英雄形象,他的微笑象征着成功和赞许。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一种深沉而豪迈的情感。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的感慨和自省,又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南荣晚闻道,未肯化庚桑。陶顽铸强犷,枉费尘与糠。越子古成之,韩生教休粮。参同得灵钥,九锁启伯阳。鹅城见诸孙,贫苦我为伤。空余焦先室,不传元化方。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向来从宦郑公乡,每遇清游坐有光。江上凭栏天一色,湖边舣棹木千章。眼前景物俱堪赋,心著家山独未忘。归到小西湖更好,观鱼何必远如棠。
国有非常宠,家承异姓勋。背恩惭皎日,不义若浮云。但使忠贞在,甘从玉石焚。窜身如有地,梦寐见明君。
鸠性爱雨花爱晴,同倚东风不同情。春光三月浓于酒,双鸠醉寐不复鸣。双鸠不鸣花相语,无令鸠醒叫天雨。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光开万户。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晴天杨柳丝千绪,淡月梨花玉一庭。又是东风去时节,数声啼鸟不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