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鸣鹿群,适意在林薮。
泉甘草丰茂,多力故能走。
一朝触祸机,竟死谁人手。
割鲜登鼎俎,刺血置杯酒。
犄角未易弃,煮胶方术有。
汲江为浸渍,七日去粗垢。
大候三伏时,煎熬必甖缶。
色作琥珀红,坚重如琼玖。
补阳遂强骨,轻健还湛久。
杀身虽可怜,仁实存身后。
功能利生人,死且垂不朽。
悠悠肉食辈,亦愧此鹿否。
《鹿角》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鹿的形象,通过对鹿的描述,展示了它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词中提到了鹿群中一只鹿呦呦鸣叫的情景,它自由自在地在林薮间适应自然环境。泉水甘甜,草木茂盛,这使得鹿群拥有充足的力量和能力奔跑。然而,一次意外的触碰导致鹿陷入了危机,最终丧命。诗中描述了鹿被宰割,鲜血洒出,血腥的场面。但即使被杀害,鹿的鹿角仍然难以舍弃,它的鹿角经过煮炼成为胶,成为一种有用的药物材料,具备医疗功能。诗中还描绘了鹿角的颜色,如琥珀红宝石般明亮,坚硬而珍贵。鹿角的补阳益气的作用强健人体骨骼,使人保持健康和长寿。虽然鹿被杀害是可怜的,但它的仁德之举却流传下来,对人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虽然它已经死去,但其功德却流传不朽。最后,诗人以自谦的语气表达了对鹿的敬佩,认为自己和其他人类只是肉食的一种,与鹿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这首诗通过描绘鹿的形象,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坚韧的精神,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鹿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充满生命力和活力,但面临危险时也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然而,尽管鹿的生命可能短暂,它的仁德行为和对人类的贡献赋予了它一种超越死亡的永恒价值。诗人以自嘲的语气提醒人们要对待自然界中的生灵充满敬畏之心,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命的反思和珍惜。
这首诗词通过对鹿的描绘和寓意,展现了作者章甫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人们对自然界的关注和对道德价值观的追求。
邂逅相逢两秃翁,亥年巳月巳时同。偶先一日敢争长,各及七旬俱固穷。尘世谁能吟鬓白,少年莫笑醉颜红。累朝南北兴亡事,合徵公为太史公。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故国伤心堕劫灰,流离北土却怜才。白头开府成何事,博得江南一赋哀。
扬旌北向顾南州,牧马东行向北愁。乱世奸雄还自叹,景升直与本初谋。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