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游子若飘蓬,明月清樽只暂同。
南望千山如黛色,愁君客路在其中。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人。晋高士谧之后,十岁能属文,张九龄深器之。天宝十五载,举进士第一,授无锡尉,歷左金吾兵曹,王缙为河南帅,表掌书记。大历初,累迁右补阙,奉使江表,卒于家,冉诗天机独得,远出情外。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皇甫冉字茂政,安定执行,避地寓居丹阳。天宝十五载卢庚榜进士。大历二年卒,年五十四(据独孤及撰《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补诗一首。(復出一首)
鲁山送别(一作刘长卿诗)
凄凄游子若飘蓬,明月清樽只暂同。
南望千山如黛色,愁君客路在其中。
译文:
游子如飘蓬一般凄凄惨惨,明月和清酒只能暂时相伴。
向南望去,千山浑若黛色,担忧你客路在其中。
诗意:
《鲁山送别》一诗描绘了离别之情。诗人借游子离家漂泊的形象,表达了离别者内心的孤独和忧伤,彰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游子离别为题材,写出了离别带来的惆怅和孤独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游子独自流云般漂泊的形象,表达了离别者的凄凉和困苦。诗中明月和清酒被描绘为暂时的伴侣,暗示了离别者内心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诗人以南望千山如黛色的景象,进一步增添了离别的无尽长路和愁绪。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凄美的语言,直接表达了离别者的心情,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和共鸣。
有子才而美,知君死不亡。刀圭徒有验,兵法岂无妨。玉树新埋没,金丹旧渺茫。魂兮来止些,极乐在西方。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顷之,黎生补
性情和雅得天真,卿寺鳌头任屈伸。三品且随前宰相,重瞳偏认旧词臣。宿斋院冷琴横膝,朝退门闲鹤伴身。多少抠衣门弟子,侧聆还望秉陶钧。
川迥枫林散,山深竹港幽。疏烟沉去鸟,落日送归牛。
家声高内史,国望凛水翁。生长圣门学,周旋前辈风。人才须用旧,士论雅期公。不见朝宣室,秋山必一宫。
活人忧国见平生,晚节临危志益明。汉仗尘深远宫阙,胡裘风急半公卿。千人致招竟不起,万户封侯却似烹。暮晋朝梁真可忍,纷纷蝼蚁尚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