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无如事死难。
丧祭两端无愧悔,民风行作舜时看。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论语·慎终追远》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千三百皆天秩,
第一无如事死难。
丧祭两端无愧悔,
民风行作舜时看。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慎终追远的思想,强调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对生死的关注。诗人通过探讨人与天命、生与死的关系,呼吁人们要珍惜生命,尊重祖先,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无如事死难"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思考。"三千三百皆天秩"意味着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天命和价值,而"第一无如事死难"则强调了死亡是人生中最艰难的事情。
接下来的两句"丧祭两端无愧悔,民风行作舜时看"则强调了尊重祖先和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丧祭两端无愧悔"意味着在祭祀祖先时要诚心敬意,不应有任何懊悔之情。"民风行作舜时看"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期望,希望人们能够以舜帝为榜样,追求道德高尚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传统价值观的思考。诗人以这种方式提醒读者要慎重对待生命,尊重祖先,注重品德修养,在行为上追求高尚的标准。这首诗既有警示的意味,又有对美好人性的讴歌,具有一定的教育和启示作用。
溪上居人三两家,竹篱斜插倚蒹葭。清流日暖鱼飞浪,静渚轻烟鸟印沙。脍落霜刀分采缕,酒倾玉碗泛琼花。因思故国园林约,默数归期定不赊。
鸥盟惭久寒,驹足谁苦絷。霜雪两岁暮,转首飞箭急。脂车乏敏手,爱字翻旧笈。三山白净水,树屋影{楫木换角}{楫木换角}。梅花百枝寄,宁当一顾揖。官冷坐名势,天道会张翕。多忧莫白头,丹铅火常集。
三秋桂子玉舒花,天上楼台出帝家。只许阿兔操杵臼,不知更有玉虾蟆。
木牛流汗上青天,汉火明知不可然。谁识连峰攒剑戟,正虞天啬孔明年。
交石夹头栖落鸿,卸桅强饭伤飘蓬。隔洲渔屋披乱草,入港客舟维古枫。际晚望断风帘矗,才晴洗得雪林空。旧侨野寺重寻懒,回眺炊烟摇苇丛。
吴越东风起,江南路,芳草绿争春。倚危楼纵目,绣帘初卷,扇边寒减,竹外花明。看西湖、画船轻泛水,茵幄稳临津。嬉游伴侣,两两携手,醉回别浦,歌遏南云。有客愁如海,江山异,举目暗觉伤神。空想故园池阁,卷地烟尘。但且恁、痛饮狂歌,欲把恨怀开解,转更销魂。只是皱眉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