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相从十八姨,春山游遍故枝移。
扑帘时助娇娥绣,点砚常窥骚客诗。
国色尚存衣带引,清香不改月明知。
蝶来北苑蜂南去,谁向楼头话别离。
¤
《落花(七首)》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羽素兰。这首诗描绘了落花的景象,并通过花落之景抒发了离别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自相从十八姨,
春山游遍故枝移。
扑帘时助娇娥绣,
点砚常窥骚客诗。
国色尚存衣带引,
清香不改月明知。
蝶来北苑蜂南去,
谁向楼头话别离。
诗意:
这首诗以落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落的景象,表达了离别之情。诗中提到了一些意象,如花瓣飘落的场景、春山在花开花落间的移动、花瓣撞击帘幕时帮助娇娥绣衣、文人点砚时经常窥视骚客的诗作等。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花落为线索,通过描写花落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忧伤之情。诗中的“一自相从十八姨”描绘了花瓣在风中相互追随的景象,凸显了花落的无常和离别的无奈。接着,诗人描述了春山游历故地的情景,暗示离别的必然和无法挽回的过去。在描写花瓣撞击帘幕的场景时,诗人以“助娇娥绣”来形容花瓣的轻盈和娇艳,将离别的悲伤与女性之美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诗中还提到了“点砚常窥骚客诗”,表达了诗人对文人墨客的思念和对他们才情的赞美。接着,诗人通过“国色尚存衣带引,清香不改月明知”表达了美人的离去不会改变她的美貌和香气,月亮依然知晓美人的离别。最后两句“蝶来北苑蜂南去,谁向楼头话别离”通过描写蝴蝶和蜜蜂南北迁徙的景象,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以花落为主题,通过描绘花落的景象和相关意象,以及对离别的思念之情的表达,使读者感受到离别的忧伤和无奈。同样,诗中通过对美人和文人墨客的赞美,以及对美人离去的描写,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和意境深远之感。
新学轻馀子,忠怀策万言。治安犹涕泣,师友故渊源。日曳尚书履,风生刺史轓。汉庭谁第一,殊未逊公孙。
崖窦乳堪啜,凝眸翠作屏。老禅初定起,山鸟中呼名。
郁萧空殿倚云霓,玉气珠辉冠紫微。暂到帝城朝斗会,却思岩窦负琴归。日奔内景乾坤静,泉漱清音杞菊肥。却到水乡深邃住,晴岚掩映簇春晖。
独帆如飞鸿,清江转山急。回首白云多,山寒夜中泣。
上人来访我,袖里出佳篇。穷理通三命,知音妙七弦。不妨时对榻,聊与共谈禅。一饭虽粗粝,闲中且结缘。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