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羽嘈嘈唤梦回,罗浮峰下小徘徊。
霜风昨夜卷晴雪,山路今朝无碧苔。
尚有瘦香供玉笛,不将余片点妆台。
少须鼎实明人眼,却带江南烟雨来。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落梅》是宋代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翠羽嘈嘈唤梦回”描绘了翠羽飞鸟嘈杂的叫声,唤醒了沉睡中的回忆。诗人在罗浮山下徘徊,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
“霜风昨夜卷晴雪,山路今朝无碧苔”表现了前一晚上的霜风卷起了晴朗的雪花,而今天的山路上却不再有绿色的苔藓。这一景象暗示着季节的转换,也可以理解为人事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
“尚有瘦香供玉笛,不将余片点妆台”表达了诗人虽然生活清苦,却仍然保留一份贫寒中的美好。诗人将自己比作瘦香,虽然不多,却能满足玉笛的需要。他宁愿把自己的余香保留下来,不为点缀妆台之用,显露出他内心深处的高尚情操。
“少须鼎实明人眼,却带江南烟雨来”以形容诗人虽然年少无为,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感受力。他能够感受到江南的烟雨之美,将这样的景色带入自己的诗词中。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四时变迁和自己内心的感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之美的思考。诗词中融入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抒发,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深层的思考。
早谒龙门鬓未秋,暮年乃复接英游。海濒已幸见公子,瓜垄仍烦访故侯。霖雨即陪诸老进,德星肯为一方留?西城柳色青如许,欲挽长条特地愁。
尝从京索间,跃马望春山。气象归王国,丘陵接汉关。长榆啼鸟乱,细草牧陂闲。老厌行涂路,因歌送子还。
善应随流妙意深,明明一箭中红心。当锋不是由基眼,对面銕山高万寻。
岁月骎骎苦易过,凝霜还见委庭莎。从来桑下不三宿,此去榆光尚几何。旧社久流谁复记,远公难觅恨空多。诸贤赖有刘雷在,时寄新诗到薜萝。
江皋北风至,归客独伤魂。楚水逢乡雁,平陵忆故园。征骖嘶别馆,落日隐寒原。应及秦川望,春华满国门。
脚踏浮云身已老,访道修行恨不早。曾见商周全盛时,不及唐虞古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