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别故人,腊月迟芳辰。
不惜孤舟去,其如两地春。
花明洛阳苑,水绿小平津。
是日不相见,莺声徒自新。
储光羲,兖州人。登开元中进士第,又诏中书试文章,歷监察御史。禄山乱后,坐陷贼贬官。集七十卷,今编诗四卷。 扶风马挺,余之元伯也。舍人诸昆,知己之目,挺充郑乡之赋,予乃贻此诗。
诗词《洛阳东门送别》是唐代储光羲所作,内容是描述别离的场景。以下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洛阳的东门,我送别故友,
已是腊月的拂晓,迟迟尚有芳华。
不舍得让孤舟离去,
有如同两地春天般离散。
洛阳的花朵盛开明亮,
平津的水流泛着绿意。
在这天我们将不再见面,
莺儿的歌声徒自欢欣。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在洛阳东门的离别场景。诗人在腊月的清晨送别故友,心中满是不舍和离愁。他不舍得让孤舟离去,因为他们如同两地的春天一般美好。同时,诗人也描述了洛阳苑中鲜花盛开的美景和小平津的绿水,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和留恋之情。然而,他们在这一天将不再相见,只能听着莺儿的歌声来追忆彼此的思念。
赏析:
《洛阳东门送别》以离别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不舍和惋惜之情。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洛阳苑中花明锦绣、小平津中水绿如玉,将别离的伤感与自然景物相融合,更加深化了离愁之情。整首诗以“不舍孤舟去”和“两地春”为两个抒情点,交代了诗人与故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悲哀,情感表达细腻而真挚。最后的“莺声徒自新”则给人一种回味悠长的意境。整首诗以简约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别离时的伤感和思念之情,展现了储光羲才情横溢的诗人才华。
蜀鞭虽紫多轻脆,最重商山节眼完。挂在苍崖饱风雪,藓花如漆试求看。
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栎翁。屏花春不老,日日是东风。
上马鸡始鸣,入寺钟未歇。草际起微风,林端淡斜月。僧房湛幽寂,假寐待明发。松径断无人,经声在清樾。
满怀披雾慰生平,到日音容隔暮城。想见舟中留郭泰,可能酒处欠公荣。韦家相业应门户,谢氏才华况弟兄。愧我携儿在尘滓,寸田墝埆望茨京。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千里都无半点山,如何敢望有人烟。不教远树遮栏却,芦荻生来直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