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鹭》

无事时来立葑田,几回惊去为归船。
霜姿不特他人爱,照影沧波亦自怜。

作者介绍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四朝闻见录》自署龙泉(今属浙江)。从叶适学,与真德秀、葛天民交甚密。仕歷不详,后弃官居西湖。有《四朝闻见录》五卷,诗多散佚,仅《江湖小集》中存《靖逸小稿》一卷。 叶绍翁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叶绍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无事时来立葑田,
几回惊去为归船。
霜姿不特他人爱,
照影沧波亦自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只孤独的鹭鸟。它在无人打扰的时候来到葑田(即水边的田地),站立着。然而,每当有船靠近,它就惊慌地飞走,为了回到自己的归宿。虽然鹭鸟的美丽姿态并不特别被他人所喜爱,但它在水中的倒影仍然自怜自爱。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富有意味的画面。鹭鸟作为主角,凸显了它的孤独和自我怜爱的心境。

首句“无事时来立葑田”,通过描述鹭鸟静静立在葑田上,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自在的氛围。葑田是指水边的田地,这里可能是指靠近水源的地方,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第二句“几回惊去为归船”,通过描述鹭鸟在船靠近时惊飞离去,表现了它对归船的留恋之情。这里的归船可以被理解为鹭鸟的归宿,它不愿离开那个属于自己的安全地方。

第三句“霜姿不特他人爱”,描绘了鹭鸟的美丽形态,然而作者指出这美丽并不被他人所喜爱,可能是因为人们对鹭鸟的欣赏和了解有限。

最后一句“照影沧波亦自怜”,表达了鹭鸟对自己的倒影产生的感慨。沧波指的是水波,这里可以理解为水中的倒影。鹭鸟在看到自己的倒影时,产生了一种自我怜爱的情感,似乎感觉到自己是那个世界里独立而美丽的存在。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鹭鸟的孤独和自怜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中一切生灵的尊重和对孤独个体的关注。

  • 《幽居述事》

    舴艋东归喜遂初,频拈枯笔赋幽居。细烧柏子供清坐,明点松肪读道书。苍爪嫩芽开露茗,红根小把瀹烟蔬。年来自许机心尽,颇怪飞鸥自作疏。

  • 《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 《芭蕉花》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与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轨。

  • 《赠相士王秀溪》

    不惜佳人国为倾,髑髅头盖野狐精。丈夫更有何郎粉,老眼须君业镜明。

  • 《次韵政老夜坐有怀》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一朝脱尘纲,决若飞鸟惊。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忽然辨疆哉,独得分专城。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馀事不着意,自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