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窗委巷间,四顾尽尘阛。
屋角才孤树,楼西仅远山。
群饥乌谩噪,高举鹄容攀。
夜静看星斗,秋风喜渐还。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旅闷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旅居他乡时的孤独寂寞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意:
诗人把自己关在窗前,凝视着街巷之间,四周充满了尘土和喧嚣。只见屋角孤寂地矗立着一棵树,楼西远处隐约可见山峦。一群饥饿的乌鸦嘈杂地叫着,高高举起头颅,欲望横扫。夜晚静谧,可观赏到繁星点点,秋风渐渐带来喜悦的回归。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窗前的景物和环境,诗人深情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屋角的孤树和楼西的远山构成了一种遥远而凄美的景象,突显了诗人置身于陌生环境中的孤独感。乌鸦的叫声和饥饿的样子,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进一步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渴望。然而,夜晚的宁静和繁星的闪烁,以及秋风的温柔吹拂,带给诗人一丝喜悦和期盼,使他对归乡的渴望更加强烈。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作者以寥寥数语勾勒出周围的景物,却在其中传递了浓郁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景物与情感相互映衬,通过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的思乡之情深沉而真挚,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归乡的期盼。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内心感受为主线,将作者的情感与环境相融合,展示了宋代文人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
译文:
《旅闷十首》中文译文:
吟窗委巷间,
四顾尽尘阛。
屋角才孤树,
楼西仅远山。
群饥乌谩噪,
高举鹄容攀。
夜静看星斗,
秋风喜渐还。
诗意:
我站在窗前,眺望着街巷之间,
四周尽是尘土和喧嚣声。
只见屋角孤零零地矗立着一棵树,
楼西远处只能隐约看见山峦。
一群饥饿的乌鸦嘈杂地叫着,
高高举起头颅,欲望横扫。
夜晚静谧,可以观赏到星星点点的繁星,
秋风逐渐带来喜悦的归还。
海上风与雨,未眹先气升。泽卤杂山云,蓊郁相薰蒸。交语面已障,安辨丘与陵。衣濡带革缓,臭腥殊可憎。自非昌其阳,疾疠得以乘。君子却阴邪,何必医师能。
一雨一番新,非关鼓铸频。纵多难赠客,便失不猜人。遍地未为富,满阶那济贫。买愁须有为,酤酒断无因。散处如筹计,重时似索陈。不能賙已急,何暇更賙亲。
迟日郊原好,杖藜春色随。此行端不恶,对酒醉何辞。竹外名花发,檐间野鸟窥。晚来登阁望,山水更幽奇。
会当归去来。
息影空山与世疏,感君意气独勤渠。颇怜凤阁舍人老,犹寄羊城使者书。化鹤安知耽是我,骑鲸难问白何如。岂无莼鲫堪携去,衰病谁扶上素车。
将军北伐辞前殿,恩诏催排苑中宴。紫陌惊尘中使来,青门立马群公饯。绣旗杂沓三十里,画鼓敲铿五千面。行营暮宿咸阳原,满朝太息倾都羡。天声一震胡已亡,捷书奕奕如飞电。高秋不闭玉关城,中夜罢传青海箭。可汗垂泣小王号,不敢跳奔那敢战。山川图籍上有司,张掖酒泉开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