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旅舍七首》

我家碧鹳弟,尽用当搪殳。
摧颜伴第翁,意欲化白凫。
娟娟熨帛手,见之感无襦。
坐念粟布谣,於乎予何诛。
取求不汝瑕,霸心生断祛。
请观泽中雁,一一稻粱图。

作者介绍

敖陶孙(一一五四~一二二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乡荐第一,省试下第,客居崑山。后在太学时因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歷海门主簿,漳州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平海军节度判官兼南外崇正簿。理宗即位,奉祠归乡。宝庆三年卒,年七十四。陶孙以诗名于时,有《臞翁诗集》,已佚。遗诗见收于《江湖集》、《江湖后集》。事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八《臞庵敖先生墓志铭》。 敖陶孙诗,第一、二卷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所收《臞翁诗集》爲底本,校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第三、四卷以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成之《江湖后集》中所收诗爲底本。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五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旅舍七首》是宋代敖陶孙创作的,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家碧鹳弟,尽用当搪殳。
摧颜伴第翁,意欲化白凫。
娟娟熨帛手,见之感无襦。
坐念粟布谣,於乎予何诛。

取求不汝瑕,霸心生断祛。
请观泽中雁,一一稻粱图。

译文:
我家中有一只名叫碧鹳的弟弟,他尽力扮演了当搪殳(战士)的角色。
摧颜伴随着第翁(老人),意欲将他变成一只白凫(象征纯洁)。
他手上巧妙地熨烫着锦缎,看到这一幕,感觉就像是没有穿衣服一样。
我坐下思考着粟米和布匹的歌谣,我为什么要加以斩除呢?

取舍无法挑剔你的瑕疵,我的霸气心情生出了断绝和驱逐。
请你观察湖泊中的雁群,它们每一只都构成了一幅丰收的图景。

诗意和赏析:
《旅舍七首》这首诗描绘了一系列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哲思。诗中的碧鹳、白凫、熨帛、粟布、湖泊中的雁等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

诗的开篇,作者提到自己家中的碧鹳弟,以及他扮演战士的角色,这可能暗喻着战乱时期的动荡和对家园的保卫。摧颜伴随着第翁,意图将碧鹳变成纯洁的白凫,这可能寓意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净化心灵的渴望。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碧鹳弟手上熨帛的情景,以及自己的感受。这里,熨帛手可能象征着精心的照料和细致的工作,而感觉没有襦(衣服)则可能表达了一种不拘泥于物质的心态。作者坐下来思考粟米和布匹的歌谣,暗示他对生活和物质的思考,并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疑问和困惑。

最后两句描述了取舍和观察湖泊中的雁群。取求不挑剔他人的瑕疵,可能意味着作者对他人的宽容和接纳,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和表面的态度。观察湖泊中的雁群,每一只都构成了一幅丰收的图景,这里雁群可能象征着和谐、团结和丰收,传达了美好未来的展望。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情感和思考的深刻思索,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幽居述事》

    舴艋东归喜遂初,频拈枯笔赋幽居。细烧柏子供清坐,明点松肪读道书。苍爪嫩芽开露茗,红根小把瀹烟蔬。年来自许机心尽,颇怪飞鸥自作疏。

  • 《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 《芭蕉花》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与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轨。

  • 《赠相士王秀溪》

    不惜佳人国为倾,髑髅头盖野狐精。丈夫更有何郎粉,老眼须君业镜明。

  • 《次韵政老夜坐有怀》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一朝脱尘纲,决若飞鸟惊。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忽然辨疆哉,独得分专城。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馀事不着意,自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