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鲜鲜兮草戋戋,儿独履兮儿宿野田。
衣荷之叶兮叶易穿,采葶花以为食兮不下咽。
嗟儿天父兮天胡有偏,我不父顺兮宁不儿怜。
履晨霜兮泣吾天。
《履霜操》是元代杨维桢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一个孩子在清晨踏着霜冻,独自在田野上行走的情景。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霜鲜鲜兮草戋戋,
儿独履兮儿宿野田。
衣荷之叶兮叶易穿,
采葶花以为食兮不下咽。
嗟儿天父兮天胡有偏,
我不父顺兮宁不儿怜。
履晨霜兮泣吾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孩子在寒冷的清晨,穿越草地上覆盖的霜冻,独自在田野上行走的情景。孩子的衣服上沾满了霜,脚下的草地也因寒冷而黯淡。他采摘了葶花作为食物,但因为寒冷而无法下咽。诗人感叹天父为何对孩子不公平,他不愿意顺从天父的安排,宁愿得到天父的怜悯。最后一句表达了孩子泪流满面,对着天空哭泣的情景。
赏析:
《履霜操》通过描绘孩子在清晨踏霜而行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不公的不满和对天父的期待。诗中的孩子孤独无助,他的衣服上沾满了霜,形容了清晨的严寒,也象征着世间的寒冷和困难。他采葶花作为食物,却因为寒冷而无法享用,呈现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诗中的儿童形象代表了弱者和被辜负的人群,他们在困境中不被关注和怜悯。作者对天父的呼唤表达了对公正和慈爱的渴望,希望得到天父的眷顾和关怀。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孩子在清晨踏霜的情景,通过对孩子的形象和内心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天父的思念。这首诗词中既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也有含蓄的情感表达,给人以思考与共鸣的空间。
念昔有此峰,在彼江陵先。举世未能知,愚亦望同贤。我来心益闷,欲上天公笺。
琼华消散暖风来,多费阳春白雪才。守道也知心下乐,流年争奈鬢边催。君愁离别烟花好,我待量移翅羽开。渐老分飞更堪惜,海棠凋尽始应回。
晴色与春违,香红不余漂。出郭纵远目,草长麦齐腰。诗来慰幽独,吮讽芬兰椒。招月作三益,庶用娱中宵。
燔身介子意何忙,理迹昌黎道更光。慷慨一封论佛骨,流离万里入蛮乡。孤芳亭角留韩木,遗爱人心比召棠。勿谓笔端无造化,如何祛鳄似祛羊。
处处如雷针在舌,咂肤成群难扑灭。主人作官重膏血,未劳挥拂蚊自绝。荆棘不产茅山帝,天台有菌皆可尝。期君守此化民术,异类尽令回善良。
夕雾休残雨,霏霞侧半轮。溪河虽早夏,陇麦尚馀春。灰月收全晕,泥龙落故鳞。高花树端湿,芳篠箨梢新。雷去壶犹电,风来扇未尘。横琴聊坐啸,何必垫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