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轻富贵,一意在诗书。
共恨经纶晚,才收老病余。
寡言知德胜,善应本中虚。
卒相承平业,讴歌元祐初。
将相家声近,勋名晚岁隆。
给扶安旧德,赐府压群公。
不见弥缝迹,空推翼戴功。
山公旧多可,寒士泣清风。
罢郡来清颍,微官忆宛丘。
颓垣那可住,隐几若将休。
复起民欣愿,全归天不留。
世间反覆手,有德竟无忧。
〈公罢颍州,退居于陈,辙为陈学官,时请见焉。
〉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少年轻富贵,一想到在《诗》、《书》。
共同恨经典晚,年老有病我才收。
说话很少知道德胜,善于适应本中虚。
最终互相承平产业,讴歌元佑初年。
将相家声音接近,功名晚年隆。
给扶安旧德,赐给府压群公。
不见弥补痕迹,空推辅佐拥戴的功劳。
山公过去大多可以,寒人哭泣着清风。
罢郡来清颍,小官回忆宛丘。
颓墙那住,隐几如果要休息。
又起民欣希望,全归天空不留。
世间反复手,有德行竟无忧。
〈王安石罢颖州,退居到陈,苏辙为陈学校,当时我看见了。
〉
尝闻秦帝女,传得凤凰声。是日逢仙子,当时别有情。人吹彩箫去,天借绿云迎。曲在身不返,空馀弄玉名。
肇开元圣千年学,曾是吾家七岁童。门户只今须自力,诗书排日看新功。
匣镜三十年,尘暗不复治。停飡且不寐,所思知为谁。宕子不复返,眇在天一涯。绽衣终当组,道远何能持。明明天边月,三五入中闺。念与子欢爱,不得同光辉。寤言相与共,既觉将何依。
天涯春色已平分,桃李阴阴昼掩门。黄素久无人问字,绿醽时有客来樽。栖迟未叹流光远,寂寞远令此道存。珍重故人勤问讯,暮年忧乐任乾坤。
十里曾闻一啸声,当年猿鹤想犹惊。白云不碍青天路,赢得重来摆手行。
床前何必问云何,霜顶谁将手自磨。可是法身真有病,皱眉头处为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