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人一心,生荣死同哀。
末世自为心,骨肉多嫌猜。
沉沉十日雨,漫漫百亩苔。
苔深车轮没,平路生蒿莱。
呜呼张仲蔚,衡门何由开。
¤
《旅兴(四十首)》是明代诗人刘基的作品。该诗通过描述人们的情感和社会现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思考和对时代变迁的感叹。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上古人一心,生荣死同哀。
末世自为心,骨肉多嫌猜。
沉沉十日雨,漫漫百亩苔。
苔深车轮没,平路生蒿莱。
呜呼张仲蔚,衡门何由开。
诗意和赏析:
《旅兴(四十首)》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变迁。首先,诗中提到了上古时期的人们,他们具有同理心,对生死和荣辱都有共同的感受,表达了一种亲密关系和情感的连结。然而,随着时代的进展,人们变得自私和冷漠,亲情的纽带被削弱,骨肉亲属之间充满了嫌隙和猜疑。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写连绵不断的十日雨和遍布百亩土地的苔藓,营造出一种阴郁、荒凉的氛围。苔藓深厚得足以淹没车轮,平坦的道路上长满了蒿莱杂草,这种景象象征着人心的荒芜和社会的腐败,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道德的沦丧。
最后两句“呜呼张仲蔚,衡门何由开”,引出了一个名字为张仲蔚的人物,他的衡门无法打开。这里可以理解为张仲蔚是一个形象化的人物,代表着那些陷入困境、无法摆脱苦难的普通人。衡门的关闭象征着希望的消失和无法改变现状,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和现代社会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的担忧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于人情世故、社会伦理的痛惜,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蜕变,给人以深思。
公居颍水上,德与颍水清。身闲道转胜,内足无复营。平昔富交游,开门坐常盈。退居万事乐,独恨无友生。汝颍亦多士,后来非老成。赵公平生旧,情好均弟兄。少年结意气,晚岁齐功名。携手践廊庙,蹑足辞钧衡。徜徉里闾间,脱略世俗萦。兴来忽命驾,一往千里轻。白发俨相映,元勋
欧阳子,出阳山。山奇水怪有异气,生此突兀熊豹颜。饮如江入洞庭野,诗成十手不供写。老来抱璞向涪翁,东坡原是知音者。苍龙璧,官焙香。涪翁投赠非世味,自许诗情合得尝。却思翰林来馈光禄酒,两家水监共寒光。予乃安敢比东坡,有如玉盘金叵罗,直相千万啻过。爱公好诗又能多
聚雨挫炎威,归轩广陌西。渠声流作瀑,日脚侧成霓。换锦龙媒埒,淹花燕子泥。比来巾角垫,李郭定相携。
圣主不忘远,惠怀尧所难。如何吾所部,疲疗未全安。诏条少宣布,牒诉多悲酸。抚节夜长叹,忧惭非一端。
伯威虽拙诗故巧,我拙似渠诗欠工。竹溪想见梅花发,问讯穷冈今不穷。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