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马嵬坡》

霓裳惊破出宫门,马上香罗拭泪痕。
到此竟为山下鬼,不堪鞞鼓似招魂。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马嵬坡》是宋代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霓裳惊破出宫门,
马上香罗拭泪痕。
到此竟为山下鬼,
不堪鞞鼓似招魂。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悲伤的场景,诗人站在马嵬坡上,回忆着曾经的辉煌与悲痛。霓裳指的是美丽的舞袍,而这里指的是妃子的衣裳。诗人描述了当年那位妃子令人惊艳的仪态,她穿着美丽的香罗衣裳,擦去了泪痕。然而,她最终成为了山下的鬼魂,再也无法回到宫中享受昔日的荣华富贵。鞞鼓是一种古代乐器,招魂指的是祭祀仪式中的一种行动,这里诗人用它们来暗示妃子的悲魂难安,情不自禁地唤起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思念和伤感。

赏析:
《马嵬坡》以简练凝练的文字揭示出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和情感的表达。通过描述妃子的辉煌与悲痛,诗人抒发了对辛酸命运的深切感受。诗词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妃子的形象和马嵬坡的景点,表达了对逝去荣光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诗人的情感直截了当地传达给读者,使人在阅读中不禁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示了汪元量作为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它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蕴含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洞察。读者在品味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哀思和对人世沧桑的思考,同时也引发对自身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

  • 《喜监簿得陶山舜田》

    耕隐山中久卜邻,爱奇不厌买山勤。重华事往人何在,万古春深鸟自耘。间拂岩花问陵谷,独悬茅屋管烟云。满林剡竹供挥洒,天寿斯文正属君。

  • 《忆王孙(冬词)》

    彤云风扫雪初晴。天外孤鸿三两声。独拥寒衾不忍听。月笼明。窗外梅花瘦影横。

  • 《自叹》

    愁与发相形,一愁白数茎。有发能几多,禁愁日日生。古若不置兵,天下无战争。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太行耸巍峨,是天产不平。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四蹄日日多,双轮日日成。二物不在天,安能免营营。

  • 《细柳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

  • 《和黄德钦韵赠公路二孙》

    佩{蝶虫换角}趋跄政妙年,阶庭兰玉固天然。人间百世皆由学,惟有读书如子贤。

  • 《秋晴每至园中辄抵暮戏示儿子》

    老翁七十如童儿,置书不观事游嬉;园中垒瓦强名塔,庭下埋盆聊作池。青蒲红蓼共掩映,病棕瘦竹相扶持。衰颓已作老骥卧,来往尚如黄犊驰。但知身存百无害,莫问老健能几时。汝勤挟筴乃堪笑,且共饭豆羹秋葵。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