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损远山眉。
幽怨谁知。
罗衾滴尽泪胭脂。
夜过春寒愁未起,门外鸦啼。
惆怅阻佳期。
人在天涯。
东风频动小桃枝。
正是销魂时候也,撩乱花飞。
康与之,字伯可,号顺庵,洛阳(今属河南)人,一作嘉兴人。高宗建炎初上《中兴十策》,声名甚着。绍兴时秦桧当国,趋附求进。十五年(一一四五),擢监尚书六部门。专爲歌词谀体应制。十七年,爲军器监丞。桧死,除名贬钦州,移雷州、新州。有《顺庵乐府》五卷,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椒亭小集》一卷。《宋史翼》卷二七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卖花声(闺思)
蹙损远山眉,
幽怨谁知。
罗衾滴尽泪胭脂。
夜过春寒愁未起,
门外鸦啼。
惆怅阻佳期。
人在天涯,
东风频动小桃枝。
正是销魂时候也,
撩乱花飞。
中文译文:
细眉微微皱起,
悲怨之情谁能懂。
罗衾上滴满了泪水和脂粉。
夜过了,春寒未尽,忧愁蓬勃。
门外的鸦鸟啼叫。
沮丧难得佳期。
身处人远处天涯,
东风不时拂动桃花枝。
正是花儿飘零销魂的时候,
花瓣在空中飞舞纷乱。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身处他乡的女子思念远方恋人的心情。她的眉头微微皱起,暗示着她的忧愁和悲伤,但却无人能够理解。她流下了满脸的泪水和脂粉,映衬着她内心的忧愁。夜过了,春寒还未散尽,她的愁苦仍在蔓延。门外的鸦鸟啼叫,增添了她心中的孤寂和无助。她感到沮丧,无法与心爱的人相聚。她身处天涯,仿佛与恋人隔绝在两个世界。东风吹动着小桃花的枝条,让她想起与恋人相遇时的美好时光。她深情的呼唤,并期待着销魂的时刻,花儿飘零时,可以传递她的眷恋之情。
赏析:
康与之以简短的文字表达了女子思念远方恋人的内心感受。通过形容眉头蹙损、罗衾滴尽泪胭脂等细腻描写,传达了女子内心的忧愁和悲伤。诗中的夜过春寒愁未起,门外鸦啼,以及人在天涯的描写,将女子的孤寂之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以桃花枝摇荡的形象,暗示了女子对与恋人相见的美好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远离故乡的思乡之情和忧伤之意,展现出宋代女性的柔弱和深情。
白马逐牛车,黄昏入狭斜。柳树乌争宿,争枝未得飞上屋。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文死罔明休卜度,瞿昙女子谩针锥。推倒铁山归去也,纵横十字更由谁。
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幢拥下天人。马摇金辔破香尘。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扬州曾是追游地,酒台花径仍存。凤箫依旧月中闻。荆王魂梦,应认岭头云。
绝顶龙君宅,深疑与海连。飞来千丈瀑,下润几桑田。噀日虹霓壮,随风雪霰圆。高寒吟未稳,欲去复回旋。
字字追还水部公,篇篇压倒后村翁。可怜和靖拘香影,更笑花光着色空。自许铁心坚晚节,渠能粉面向春风。菁华落尽惟枯卉,赖有何郎嗜好同。
拜拜恩书喜满颜,马蹄遥望斗杓还。从今步步行平地,出得千山与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