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生情薄桃李,广陵一株名最高。
俱飞蛱蝶莫猜忌,端为蜻蜓避伯劳。
晁补之(一○五三~一一一○),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澶州司户参军。召试学官,除北京国子监教授,迁太学正。哲宗元祐初,召试学士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迁知齐州。与黄庭坚等并称苏门四学士。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累贬监信州酒税。徽宗即位,召爲着作佐郎,擢吏部郎中。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崇宁间党论復起,奉祠禄居家,葺归来园,慕晋陶潜爲人。大观四年起知达州,改泗州,卒于任,年五十八。有《鸡肋集》七十卷。事见《柯山集拾遗》卷一二《晁无咎墓志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晁补之诗,以明崇祯诗瘦阁仿宋刊本(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明光泽堂抄本(简称光本,藏北京图书馆)、涵芬楼藏明蓝格抄本(简称涵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漫成呈文潜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晁补之
不是生情薄桃李,
广陵一株名最高。
俱飞蛱蝶莫猜忌,
端为蜻蜓避伯劳。
中文译文:
这并非由于生来情感薄弱,广陵的一株梅花才是最有名的。
蛱蝶们都飞舞其中,不必猜忌,因为它们是为了躲避伯劳而来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晁补之写的,以描绘广陵的一株梅花为主题。诗中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和坚强,以及其与蛱蝶和蜻蜓之间的互动。
首先,作者指出这株梅花并非因为情感薄弱而受到赞誉,而是因为它在广陵的地位最高。这表明这株梅花在众多花卉中独树一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其次,作者提到蛱蝶们飞舞在梅花周围,表达了梅花的美丽和吸引力。蛱蝶们在梅花上飞舞,象征着美与美的结合,增添了诗意的浪漫色彩。
最后,作者用蜻蜓避伯劳的形象来表达梅花的坚强和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蜻蜓是伯劳的天敌,它们选择躲避伯劳,说明梅花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展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梅花的高洁、美丽和坚强。通过对梅花与蛱蝶、蜻蜓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梅花品质的赞赏。这首诗词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情感和对自然界中坚韧不拔精神的崇敬,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国香不欲论家谱,合姓孙枝作郑花。
墙角新开白版扉,时寻樵牧弄烟霏。代耕岂若收躬稼,赐帛可如出自机。湖海浪游今已倦,山林独往未全非。百年只愿身强健,长为慈亲负米归。
群儿欺老少陵穷,口燥唇乾发漫冲。颠沛须臾犹执礼,古来惟有一高共。
行役我方倦,苦吟谁复闻?戍楼春带雪,边角暮吹云。极目无人迹,回头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卧醉醺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自喜时。名在士人当盛世,生於中国作男儿。良辰美景忍虚废,骤雨飘风无定期。过此焉能事追悔,尧夫非是爱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