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池旧草绿茸茸,爱酒清谈隐者风。
纵似步兵成底事,啸台依旧夕阳中。
阮阅,字闳休,一字美成,号散翁,又号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清康熙《舒城县志》卷一二),初爲钱塘幕官(《苕溪渔隠丛话》前集卷一一)。曾自户部郎责知巢县(《舆地纪胜》卷四五)。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晋陵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宣和间知郴州(明万历《郴州志》卷二)。高宗建炎初知袁州(《郡斋读书志》附志二)。着有《巢令君阮户部词》一卷(《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九),《总龟先生松菊集》五卷(《郡斋读书志》附志二),均佚;《诗话总龟》、《郴江百咏》,行于世。阮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郴江百咏》爲底本,参校明万历《郴州志》、清《宋人集》丙编宜秋馆本《郴江百咏辑补》(简称宜秋馆本)等,编爲第一卷;诸书散见的阮诗编爲第二卷。
《谩成三首》是宋代阮阅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蓬池旧草绿茸茸,
爱酒清谈隐者风。
纵似步兵成底事,
啸台依旧夕阳中。
译文:
草丛茂盛的蓬池,
喜欢酒和清谈的隐者风。
即使像步兵一样成为平庸之人,
啸台(指高台)仍在夕阳的光辉中屹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的形象。蓬池是一片野草丛生的池塘,代表了隐居的环境,草绿茸茸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生机的感觉。隐者热爱酒和清谈,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不受世俗的约束。诗中提到即使他过着平庸的生活,像步兵一样,他仍然能保持自己的精神风貌。啸台是一个高台,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即使在夕阳西下的时刻,他的理想和精神也依然坚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逸者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蓬池和啸台象征了不同的生活状态,蓬池代表了隐居的环境,啸台代表了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诗人通过隐者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俗繁杂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的追求。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感觉。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隐者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内心自由与理想追求的渴望。
苍帝妃嫔总素装,胜游常是遍江乡。玉楼谪堕迟归去,冷淡工夫笑我忙。
无门为法门,三关何用立。熟处即难忘,又从这里人。
是非一醉了无余,唯有胸中万卷书。已把人生比蘧传,更将江浦作阶除。欲眠宾客従教去,倒卧氍毹岂暇舒。京洛旧游真梦里,秋风无复忆鲈鱼。
后顾茫茫虎穴身,忍将多难累红裙。君看十万头颅价,遍地鉏麑欲噬人。
后命既灵。王人反旆。兴言出祖。饮饯于迈。旍旐泱泱。轺轩蔼蔼。和风弭尘。清晖映盖。
听说西方无量乐。凡夫浅智难图度。随有愿度无不获。何劳萦。珠衣绮馔黄金宅。地似掌平尤广博。八功德水非穿凿。白藕花中胎可托。三生约。如今岂可轻抛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