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空外空内外空,一声才举迅雷风。
流通佛法无多子,千古灵山灵象雄。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鞔法鼓求颂》是宋代释崇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内空外空内外空,
一声才举迅雷风。
流通佛法无多子,
千古灵山灵象雄。
诗意:
这首诗通过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越凡尘世界的境界,表达了对佛法的赞颂和对佛教智慧的领悟。诗中的"内空外空内外空"以及"一声才举迅雷风"把握住了佛法的本质和力量,体现了佛教的智慧和广大无边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佛教思想的核心。"内空外空内外空"暗示了佛法所追求的境界,即超越了内外的空寂与虚无。"一声才举迅雷风"则表达了佛法的力量,显示出佛教智慧的迅猛和威力。
"流通佛法无多子"强调了佛法的广泛传播和普及,佛法以无量无边的方式流传于世,使众生受益。"千古灵山灵象雄"则展示了佛法的永恒性和伟大性,佛法如同灵山一般巍峨耸立,象征着佛教的伟大和卓越。
这首诗整体上表达了佛教的宏伟和无边的境界,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使人产生一种超越尘世的心灵感受。它赞颂了佛法的智慧和力量,展示了佛教的伟大和永恒。
叠锦联貂帽,飞光散羽旗。虎文双箙重,金粟小秋垂。望鹘翻云没,呼鹰驻马迟。更闻传令去,先促羽林儿。
碌碌真邀宠,容容谢致君。短凫生愧胫。狂鹿老思群。急节惊流水,浮名伴薄云。归欤堪击壤,况复值唐勳。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忆长安,正月时,和风喜气相随。献寿彤庭万国,烧灯青玉五枝。终南往往残雪,渭水处处流澌。
苦雨晴何喜,喜于未雨时。气收云物变,声乐鸟乌知。 ——白居易蕙泛光风圃,兰开皎月池。千峰分远近,九陌好追随。 ——王起白日开天路,玄阴卷地维。馀清在林薄,新照入涟漪。 ——刘禹锡碧树凉先落,青芜湿更滋。晒毛经浴鹤,曳尾出泥龟。 ——白居易舞去商羊速,飞来野马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