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满江红 登蓬莱阁》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
想当年,吉江辽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
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
甲辰役,主权堕,江山如故,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却归来,永作蓬山游,今弥陀。

作品评述

《满江红 登蓬莱阁》是近代吴佩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望满洲,渤海中风浪大作!
想当年,吉江辽人民安乐。
长白山前设藩篱,黑龙江畔列城郭。
到而今,倭寇任纵横,风云恶。
甲午役,土地削;甲辰役,主权堕,
江山如故,夷族错落。
何日奉命提锐旅,一战恢复旧山河!
却归来,永作蓬山游,今弥陀。

诗意:
该诗以满江红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沦陷和民族苦难的忧虑和愤慨之情。诗中北望满洲,描绘了渤海中波涛汹涌的景象,借此象征着时局动荡。回忆过去,吉江和辽东地区的人民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长白山和黑龙江成为了边境的屏障。然而,到了现在,倭寇肆虐,风云险恶。甲午战争和甲辰倭乱使国土削弱,主权丧失,尽管江山依然存在,但夷族入侵的痕迹难以掩盖。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奉命领导军队,一战恢复失去的山河。然而,最终他将永远归来,作为一个修行者在蓬山上游荡,寄望来世能得到永恒的救赎。

赏析:
《满江红 登蓬莱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痛苦的感受。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描绘,呈现了时局动荡、国家沦陷的现状。作者以满洲和渤海中的风浪来隐喻国家的危险局势,表达了对倭寇入侵的愤慨。诗中的吉江和辽东地区则象征着过去的安定和幸福,长白山和黑龙江则象征着边境的屏障。然而,诗人在现实面前不得不承认国土削弱、主权丧失的现状,夷族入侵的痕迹难以抹去。诗人渴望能以军队的力量恢复失去的山河,但最终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有限,未能实现这个愿望。因此,他决定成为修行者,在蓬山上永远游荡,并将来世的救赎寄托于弥陀佛。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对民族苦难的悲愤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坚定的信仰和对来世的期许。

  • 《过望亭六首》

    晴河不似雨中看,晴里波纹只簟班。却是雨河新样巧,簟间织出小金鐶。

  • 《偈颂一百五十首》

    贤月宰辅圣明君,好语山中喜得闻。愿饮淳风餐至化,五香敬作一炉焚。

  • 《病起十首》

    酒户诗坛聊尔耳,也吟唧唧醉陶陶。鲸鱼翡翠兼群体,蜾蠃螟蛉视二豪。京洛饮徒烦借问,江湖社友谬推高。可怜小杜醺酣者,浪许诗人仆命骚。

  • 《再经蒋山与诸长老夜话》

    远迹都如雁,南行又北回。老僧犹记得,往岁已曾来。话遍名山境,烧残黑栎灰。无因伴师往,归思在天台。

  • 《春日行歌》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

  • 《游栖真洞》

    黄冠具行舆,邀我游栖真。山家杂水树,野径横荆榛。长松卧苍蛟,乱石错紫鳞。委曲至洞府,积雪开双门。结顶宝盖高,下可容百人。神仙独何之,棋局今犹存。翠子拂不落,衣袖生清芬。山间局未终,浮世三千春。安得从之游,一笑凌层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