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梅山,一邱内、深藏曲折。
过醒心桥下,水光清彻。
迤逦跻攀登翠岭,沈沈壑千峰列。
更小亭、风露逼华堂,荷香发。
歌声动,云横阙。
舞腰转,风回雪。
正良辰美景,众宾欢悦。
老子中间聊笑傲,酒行莫放觥筹歇。
愿此生、长似钓璜公,添华发。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满江红(己未生朝)》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己未生朝)
听说梅山,一邱内、深藏曲折。
过醒心桥下,水光清彻。
迤逦跻攀登翠岭,沈沈壑千峰列。
更小亭、风露逼华堂,荷香发。
歌声动,云横阙。
舞腰转,风回雪。
正良辰美景,众宾欢悦。
老子中间聊笑傲,酒行莫放觥筹歇。
愿此生、长似钓璜公,添华发。
中文译文:
听说梅山,有一处深藏在一座小山丘之中,曲折蜿蜒。
经过醒心桥下,清澈的水光映入眼帘。
曲径通往翠绿的山岭,幽深的峡谷千峰耸立。
更小亭里,微风和露水逼近华堂,荷花散发着芬芳。
歌声回荡,云彩漂浮在皇宫之上。
舞腰翩翩起舞,风儿吹拂着雪花飞舞。
这是一个美好的早晨,众人都欢喜齐聚。
我自豪地在众人中间嬉笑自若,饮酒时不要停下酒杯。
愿我一生都能像钓璜公一样,光彩照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豪情的展示。
诗的开头以听说的方式引出了梅山的风景,梅山被描绘成一片曲折幽深的地方,给人以神秘感。醒心桥下的清澈水光给人以清新明亮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攀登翠岭的过程,山峰叠嶂,峡谷幽深。小亭中风露逼近华堂,荷花散发芬芳,显示了山水之间的和谐和美丽。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欢乐的情景,歌声回荡、云彩飘荡在皇宫之上,舞腰翩翩起舞,风吹雪飞舞,展现了欢乐和活力的场景。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像钓璜公一样光彩夺目。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欢乐气氛为背景,诗人通过描绘山水和人物情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身豪情的展示。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景色和情感。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德山临济,棒喝徒施。不传之妙,於汝何亏。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勉前类水马,立处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