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
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
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
人应似,年年好。
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
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满江红(甲申春侍亲来利州道间)》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青春旺盛,却只是这样堂堂地度过了。方才明白,一分是对春天的思念,一分是对春天的烦恼。儿时的模样仍然躺在庭院的柳树下,而梦魂已经飘入了池塘边的草丛。不知道,春意是否已经传达到花朵的梢头,有多深多少。花儿看上去都很小,人人都像花儿一样渺小。人们应该像花儿一样,年复一年都是美好的。可惜吴帆望断了,秦关的声音消失了。并不怨恨碧云遮住了雁的归路,只是担忧红雨催老了莺儿。最痛苦的是,茅店月明时,鸡声就会传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的感受和情绪。诗人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珍惜和对春天的思念,同时也抱怨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共鸣。同时,诗人也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流转的忧伤。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时光和春天的深深眷恋。诗人用"衮衮青春"形容青春年华的旺盛和灿烂,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青春的流逝和春天的短暂。诗中通过对儿时记忆和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
诗中的"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界的思考。他感叹春意是否已经传达到花朵的梢头,同时也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中的"花正似,人人小"和"人应似,年年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和谐的向往。
诗中的"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描绘了诗人对过去时光和远方的怀念。他表达了对吴帆望断和秦关声音消失的遗憾和失落,展现了对逝去时光和离散之情的思念。
最后两句"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光流转的忧伤。他并不怨恨碧云遮住了雁的归路,只是担忧红雨会催老了莺儿。诗中的茅店月明和鸡声晓构成了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无奈和苦闷,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青春年华和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珍惜。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青春时光和春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和思考。诗人运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经历相结合,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和互动。这首诗词既表达了对青春和春天的美好向往,又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无奈和苦闷,充满了对时光和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万汇嘉亨日,皇心豫宴辰。华林新濯雨,灵沼正涵春。帝幄纷仙花,天钩掷锦鳞。洋洋颁睿唱,赓颂浃簪绅。
有鸟居丹穴,其名曰凤凰。九苞应灵瑞,五色成文章。屡向秦楼侧,频过洛水阳。鸣岐今日见,阿閤伫来翔。
大明临照职方州,汉沔江淮澹若油。剪薙荆榛开跸路,护持杞梓耸岑楼。朝纲人为诸公喜,国体谁知志士愁。谠议胡公不枳和,奉常今说有黄侯。
古人避世事,岂问家有无。但言鸿鹄性,不受樊笼拘。公家昔盛时,阡陌连三衢。食廪济寒饿,婚嫁营羁孤。千金赴高义,脱手曾须臾。晚为二千石,得不偿所逋。抚掌不复言,但以文字娱。我恨见公迟,冉冉重霜须。高吟看落笔,剧饮惊倒壶。负罪不自知,适意忘忧虞。忽闻叩天阍,言旋
老气峥嵘盖九州,治声腾涌逐双流。向来置醴蒙殊遇,此日弹冠愧少留。千里山连环故国,中秋月好傍黄楼。不应为米轻乡里,定复还从马少游。
春雨接梅雨,便有水潦忧。乞晴今几日,又似悯雨求。田苗虽向槁,尚冀什一收。政恐穫稻月,沛淫不能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