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丁香,待则甚、如今休也。
争知道、本来面目,风光洒洒。
底事到头鸾凤侣,不如躲脱鸳鸯社。
好说与、几个正迷人,休嗟讶。
纱窗外,梅花下。
酒醒也,教人怕。
把翠云翦却,缁衣披挂。
柳翠已参弥勒了,赵州要勘台山话。
想而今、心似白芙蕖,无人画。
《满江红(赠豫章尼黄心大师尝为官妓)》是宋代葛长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江红(赠豫章尼黄心大师尝为官妓)
豆蔻丁香,待则甚,如今休也。
争知道,本来面目,风光洒洒。
底事到头鸾凤侣,不如躲脱鸳鸯社。
好说与,几个正迷人,休嗟讶。
纱窗外,梅花下。
酒醒也,教人怕。
把翠云翦却,缁衣披挂。
柳翠已参弥勒了,赵州要勘台山话。
想而今,心似白芙蕖,无人画。
中文译文:
豆蔻丁香,待得太久,如今就罢了。
谁知道,真实的面貌,美景绵延。
到最后,与其成为凤凰伴侣,不如逃离鸳鸯社。
好说起来,有几个才真正迷人,不要感叹惊讶。
纱窗外,梅花下。
醒来后,让人害怕。
将翠云剪去,披上黑衣。
柳翠已经参与了弥勒佛,赵州要去勘察台山的言辞。
现在想来,心情像白色芙蕖,无人能描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以花草的形象隐喻人世间的事物和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疑问和无奈之情。
诗的开头,描绘了美丽的花朵(豆蔻丁香),但是等待的时间太长,现在已经不再珍惜。这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消逝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的麻木和厌倦。
接下来,诗人提出了“本来面目”的概念,意味着事物的真实面貌和本质。他认为风光背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他对世俗关系的看法也很独特,认为与其追逐虚荣的名利,不如选择脱离这种虚假的关系。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写窗外的梅花、酒醒时的恐惧和披挂黑衣等形象,表达了对现实的不安和对无常的感慨。他剪去翠云(指世俗的欢愉)并披上缁衣(指出家修行),暗示对世俗欲望的摒弃和对精神追求的认同。
最后两句“柳翠已参弥勒了,赵州要勘台山话。想而今,心似白芙蕖,无人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索和对内心世界的表白。他认为自己已经超脱尘俗,心境如白色的芙蕖般纯洁无瑕,但又无法被任何人所理解和描绘。
整首诗词通过对花草景物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他对于世俗的名利和虚假关系感到失望,选择摒弃这些,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粹。通过对梅花、翠云和心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内心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复杂的人生境遇和内在感受,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同时,通过花草景物的隐喻和对色彩的运用,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情感上的共鸣。整首诗词在揭示人生真谛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境界。
凉风袅袅晚秋天,潮落双门缆客船。九陌黄尘蓬鬓底,一篱香露菊花边。故乡鲈鲙牵归思,近砌蛩声搅夜眠。不道分携成远别,几时林下细谈禅?
青青梯树林,下荫苍鲜石。幽人宴坐时,怀抱忘其迁。不见暮樵归,寒山雨中碧。
不爱征西入幕宾,只图抽得最闲身。备无崖岸胸怀白,洞见中边德行淳。但用至诚裨府主,不将高论诧时人。如今献纳须公可,若是朱云却未仁。
光阴迅速,暑往寒来,俄然又报新年。物换形移,都被暗里催残。谁省人人越旧,改青春、皓发苍颜。误虚过了,似落花飞絮,逝水无边。若也回光返照,运灵枢一撞,击碎双关。耀海玄珠,煌焰接昆山。宝性因明贯体,换凡躯、养就仙丹。玉辰显,向中天游奕,物外け然。
可祖齐腰立雪,长庆坐破蒲团。一人铁壁觑要透,一人沧海沥须乾。铁壁透,沧海乾,出礼三拜依位立,卷起帘来天下宽。堪悲堪笑,何易何难。信道梅花香扑鼻,须是彻骨一番寒。
湘流不尽恨,楚客赋离骚。世已殊于古,君奚罕所遭。羁怀便酒圣,野兴挟诗豪。醉里抬诗眼,山空月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