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满江红》

敌面风轻,一两点、海棠微雨。
春总在、英雄元帅,晓来游处。
楼阁万家帘幕卷,江郊十里旌旗驻。
有黄鹂、百舌啭新声,垂杨舞。
寒食近,喧箫鼓。
车马闹,铜鞮路。
尽不妨沈醉,与花为主。
风韵可将图画比,笑谈尽是惊人语。
问何如、邹湛岘山头,陪羊祜。

作者介绍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满江红·敌面风轻》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在战乱中,敌方军队的威胁虽然存在,但风轻雨细,春天依然来临,英雄元帅在黎明时分游历。楼阁上万家的帘幕飘动,江郊十里的旌旗高高扬起。黄鹂和百舌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垂柳树舞动着。寒食节将近,箫声和鼓声喧闹不停,车马行进,铜鞮路上热闹非凡。尽情地沉醉其中,与花为伴。这景象如画般美丽,笑谈中充满了惊人的语言。询问邹湛岘山头的景色如何,陪伴着羊祜欣赏。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乱中的繁华景象和英雄气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战争氛围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对英雄的赞美。风轻雨细的春天意味着希望和新生,英雄元帅的游历彰显了英勇和决心。楼阁、旌旗、黄鹂和百舌鸟的描绘,展示了繁荣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寒食节的热闹、笑谈和醉酒,体现了人们在战乱中仍然能够享受生活的能力。整首诗词充满了对壮丽景色和英雄气概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英雄事迹的向往。

这首诗词在表达诗意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以景写人、以物抒情的方式,将战乱中的景象与人物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诗中的画面感强烈,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其中的繁华和壮丽。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英雄的赞美和对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给人以鼓舞和启示。

这首诗词以其深情的描绘和积极向上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英雄事迹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

  • 《淇上别刘少府子英》

    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又非耕种时,闲散多自任。伊君独知我,驱马欲招寻。千里忽携手,十年同苦心。求仁见交态,于道喜甘临。逸思乃天纵,微才应陆沉。飘然归故乡,不复问离襟。南登黎阳渡,莽苍寒云阴。桑叶原上起,河凌山下深。途穷更远别,相对益悲吟。

  • 《第一百九十四》

    黎民困逆节,残孽驻艰虞。孰云网恢恢,自及枭獍徒。

  • 《闲游》

    过尽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夕阳不尽青鞋兴,小立风前鬓脚斜。

  • 《漫成七首》

    江南梅花凌雪霜,桃李开尽春无光。谁知洛阳三月暮,千金一朵卖姚黄。

  •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晨策趣无涯,名山深转秀。三休变覆景,万转迷宇宙。攀崖到天窗,入洞穷玉溜。侧径蹲怪石,飞萝掷惊狖。花间炼药人,鸡犬和乳窦。散发便迎客,采芝仍满袖。郭璞赋游仙,始愿今可就。真气重嶂里,知君嘉遁幽。山阶压丹穴,药井通洑流。道者带经出,洞中携我游。欲骖白霓去,且为

  • 《秋途暮息》

    密密初秋雨,蒙蒙欲暮天。牛羊争欲下,车马敢求前。蟋蟀挑孤咏,梧桐搅独眠。及身无一事,梦到汗漫边。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