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
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
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
疏篱下,丛丛菊。
虚檐外,萧萧竹。
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
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
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
吕本中(一○八四~一一四五,据曾几《东莱先生诗集跋》、《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四),字居仁,学者称东莱先生,开封(今属河南)人。幼以荫授承务郎。徽宗政和、宣和间,官济阴主簿、泰州士曹掾。宣和六年(一一二四),除枢密院编修。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职方员外郎。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召爲起居舍人,赐进士出身。八年,擢中书舍人,兼侍读,权直学士院。同年十月,因反对和议,罢职,提兴太平观。卒,謚文清。曾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后人亦将其附入江西诗派。有《东莱先生诗集》二十卷、《外集》三卷,及《紫微诗话》等。《宋史》卷三七六有传。 吕本中诗,前二十卷以宋干道间沈度刻《东莱先生诗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爲底本;二十一至二十三卷以宋庆地多五年黄汝嘉刻江西诗派本《东莱先生诗外集》(简称黄本,残存第十八至二十卷,外集三卷全,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及清蒋光焴藏钞本《紫微集》较沈本、黄本多出诗六十二首(其来歷不明,中有显非吕作之诗,因无所归属,姑仍予录入),合编爲第二十四卷。
《满江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吕本中。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里先生,家何在、山阴溪曲。
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
抱小桥、回合柳参天,摇新绿。
疏篱下,丛丛菊。
虚檐外,萧萧竹。
叹古今得失,是非荣辱。
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
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
诗意:
这首诗以山阴溪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把自然的美妙和人生哲理相结合,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得失荣辱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归处和世间万事的思考。诗中也融入了对春天的描写和对酒的想象,表达了对春酒美好的向往。
赏析:
《满江红》通过描绘乡村景色和抒发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受。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山阴溪曲、茅屋、流水、小桥、柳树、菊花和竹子等,给读者带来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这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的描写,使诗词具有浓厚的田园风情。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抒发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得失的感慨。他用"古今得失,是非荣辱"来反思历史和现实的变迁,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无奈和对名利荣辱的淡然态度。诗中的"须信人生归去好,世间万事何时足"表达了对人生归处的追求和对世事繁华的思考。
在诗的结尾,诗人转向了对春天和酒的想象。他问道"问此春、春酝酒何如,今朝熟",表达了对春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意境,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总之,《满江红》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乡村景色和表达感慨,展示了对世事和人生的思考。诗人以纯净自然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浓郁的田园情怀和深远的思想内涵。
已惯禁秋不用悲,无情日月去如飞。霜晚起风鸦自宿,江南欲雪雁安归。小园梅花照眼在,老子鬓毛如昔非。败絮与官供战卒,遥怜老妇泣牛衣。
端居换时节,离恨隔龙泷。苔色上春阁,柳阴移晚窗。寄怀因桂水,流泪极枫江。此日南来使,金盘鱼一双。
本是山中人,爱说山中话。五月卖松风,人间恐无价。
香雾漫空玉作尘,五龙双凤细扶轮。君王不得须臾语,只有轮台哀痛身。
正月虎,七泽阴风无避处。少年射杀白额归,二十一岁赐旗鼓。二月兔,翰墨功名归四杜。中山毛遂定从还,十九上客谁复数。三月龙,定力降来一钵中。升腾便欲致云雨,十六开士观云风。四月蛇,九蛇相辅成晋家。屈原离骚二十五,不及之推死怨嗟。五月马,十五国风多咏写。汉将西极
执政昔曾祖,滞才今令孙。三迁才大幕,万石已高门。阮瑀妙草檄,毛公深雅言。相纵宾主乐,淮月共清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