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休要说公卿,老去无心慕宠荣。
李不封侯刘不第,千年青史亦传名。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漫述》是宋代诗人黄庚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和对人生追求的独特见解。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漫述
逢人休要说公卿,
老去无心慕宠荣。
李不封侯刘不第,
千年青史亦传名。
译文:
遇见他人时不要谈论权贵,
年老之后不再追求荣宠。
李杜没有被封为侯爵,刘备没有得到锦衣玉带,
然而他们的名字却被千年青史传颂。
诗意:
《漫述》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仕途和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他告诫读者,不要随意谈论权贵和高官显要,因为这些地位和荣誉在人生的晚年已经变得无关紧要。相比追求权力和名利,作者更加关注人生的真谛和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深思和对人生追求的独特见解。黄庚通过李杜之例,指出即使那些在世俗眼中没有得到封侯和官位的人,却依然在千年之后被后人传颂,留下了不朽的名字。这种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和对内心追求的重视,体现了作者的独立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另类认识。
诗中的“逢人休要说公卿”一句,是对现实社会中拜权贵、追捧高官的现象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虚荣与功名的厌倦。而“老去无心慕宠荣”一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年老之后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不在权力和地位上。
通过这首诗,黄庚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他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追求内心真正的价值的态度。这种超越尘世的智慧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使得这首诗具有独特的诗意和深远的内涵,引人深思。
庭户萧条燕雀喧,日高窗下枕书眠。只闻留客教沽酒,未省逢人说料钱。洞口礼星披鹤氅,溪头吟月上渔船。九华山叟心相许,不计官卑赠一篇。
别后曾无一纸书,忽於今日寄双鱼。开缄尽是离乡思,何日重来舜里居。
可怜衰病孰为媒,私喜邻邦得俊才。玉案愧无酬锦绣,木瓜却用报琼瑰。风流似欲传诸谢,格律犹应学老梅。始信山川出才士,扁舟新自宛溪来。〈荐,宣人也。〉
学诗自足致寒饥,更欲探求造化机。我坐一偏犹不免,君今两取是邪非。
缘尽山城且不归,此生相见了无期。保持异日莲花上,重说如今结社时。
独坐空山裹,闲寻物理幽。人情正苦暑,诗兴得高秋。衰谢多扶病,功名安足谋。自嗟疏野性,肯伴白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