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两漫天,因师忏业缘。
漫天无尽日,浮世有穷年。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漫天岭赠僧》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上两漫天,
因师忏业缘。
漫天无尽日,
浮世有穷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元稹对佛教僧侣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世俗尘世的反思。诗中提到了"五上"和"两漫天",这指的是僧侣日常的忏悔和修行,以及他们超越尘世的境界。作者通过赠予僧侣的方式,表达了他对佛教教义的认同和对僧人的赞赏。
赏析:
这首诗词使用了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示了元稹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尘世的思考。诗中的"漫天"一词描绘了僧侣们在无尽的日子里默默修行的景象,与尘世的有限时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漫天岭赠僧"的方式,表达了对僧人精神追求的赞美和对尘世浮华的淡薄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思想,诗人通过将僧侣与俗世对比,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这首诗词鼓励人们反思世俗的追逐和浮华,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越。诗人通过赠予僧人的行为,将自己的敬意和对佛法的认同传递给读者,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无常和有限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表达方式,揭示了作者对佛教僧人的敬重和对尘世浮华的淡然态度,引导人们思考超越尘世的理想境界。
梦中一夜雨浪浪,晓过田间尚雨香。塘水溉田能几许,雨余田水却皈塘。
凤烛星球初试灯。冰轮碾破碧棱层。来宵虽道十分满,未必胜如此夜明。留上客,换瑶觥。任教楼外晓参横。春风从旧偏怜我,那更姮娥是故人。
老向人间迹转孤,参差烟火出菰蒲。数畦绿菜寒犹茁,一勺清泉手自?。榖贱窥篱无狗盗,夜长暖足有狸奴。岁阑更喜人强健,小草书成郁垒符。
邻里朝光遍,披衣夜醉醒。庖厨非旧火,林木发新青。接果移天性,疏泉逐地形。清明来几日,戴胜已堪听。
赤白桃李花,先皇在时曲。欲向西宫唱,西宫宫树绿。
乡村十里少人家,手掬清泉嚼细茶。洞口春深却无酒,故人相赠以桃花。